近年来,山南地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提升农牧业效益,改善农牧区面貌,确保农牧民增收,不断推进“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山南地区农牧业生产已经进入春耕备耕和接羔育幼阶段,全地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区党委和山南地委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实施“一产上水平”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各县各涉农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春耕春播和冬播作物的田间管理“抓早、抓细、抓实、抓好”,为全年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山南地区今年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培训基层干部和科技人员,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脱颖而出。
安居工程建设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山南地区今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重点推进大山深沟、偏远地区与城镇郊区、交通要道地方的安居工程建设。他们坚持立足发展、方便群众的原则,全方位考虑,把以前没有落实的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及时补上,真正让群众住得舒心、住得卫生、住得方便。同时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方面抓好在建安居工程的配套建设,确保水入户、电进家、路到村、讯保通,另一方面力争使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同步跟进,确保全地区安居工程12771户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解决农牧民增收问题既是农牧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也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山南地区一是抓好劳务输出增加收入,通过强化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举办劳务洽谈会等措施,安排好、使用好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使其有所作为、劳有所获。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增加收入。在地直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南地区已落实特色产业建设、江北灌区、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10县县城道路、户户通工程等建设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资金6.3亿元。三是抓好二、三产业增收工作。在抓好家禽养殖、蔬菜种植等一产增收的同时,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加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步伐,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突出农牧业基础地位,确保“一产上水平”实现新突破。为此,山南地区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探索农牧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强化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同时,按照“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实施薪柴替代工程,加快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