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出现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西藏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患病婴幼儿的救治工作,要求凡是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都要到当地二级以上医院检查,并对患儿实施免费救治。目前,西藏各地政府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紧张有序地开展患儿临床筛查和医疗救治工作,对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泌尿结石的患儿进行全力、及时、免费救治。
自新闻媒体发布我国部分省市医疗机构陆续发现因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消息后,日喀则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专项检查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同时将卫生部相关通知转发到地直医疗单位和18县市卫生局,要求地直医疗单位和各县卫生局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区内的奶粉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同时组织地区人民医院、陆军第八医院、地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影像、检验技术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要求地直医疗单位和各县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相关疾病的诊疗和筛查工作,并严格执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通过电视台向社会公布近期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记者在采访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索朗旺久时了解到,截至20日中午12时,日喀则地区已接诊患者200多例,其中,患泌尿系统结石疑似病例4例。
林芝地区及时成立了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专家组和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防治领导小组,对食用三鹿牌等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检查、诊断、治疗工作已全面展开。截至19日,林芝地区卫生部门共检查了57例食用过三鹿牌奶粉的婴幼儿,其中确诊8例。目前,疑似患病婴幼儿正在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患病婴幼儿正接受精心治疗。林芝地区卫生局局长旺扎多吉告诉记者:“当前,乡镇一级、农牧区的排查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各县有条件的在当地检查,没有条件的立即组织转移到地区相关医院接受检查。同时,地区还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人,本着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打好这场硬仗,对于推诿、不负责任的行为和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允许任何事故发生!”
山南地区卫生局在9月17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协调诊治工作。据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截至记者发稿时,山南地区共诊治婴幼儿97人次,其中有1例疑似患者。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应对此次事件,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在9月13日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将治疗方案下发给各科室,还专门设置了B超、门诊等4个筛查点和一个住院点,准备了10张床位和10张应急床位。为使群众更好地了解孩子是否因服用问题奶粉而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症,山南地区卫生局、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还在泽当镇主要街道设立宣传点、展出宣传板,广泛向群众宣传相关知识。
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在第一时间开设食用问题奶粉急诊室、B超室和检验室,并对就诊儿童实行全免费。9月16日,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成立了专家组,对食用问题奶粉的患儿进行诊疗救治,并向相关科室下发通知,要求务必做好筛选工作,如发现此类患儿及时收住儿科治疗,同时要求儿科必须为患儿预留3张床位,做好随时收治准备。据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岳介绍,目前该院所有医护人员已全力投入到诊治工作中。截至20日下午5点,该院已接诊食用问题奶粉的儿童10例,发现肾结石患儿6例,其中5例已住院治疗。
那曲地区充分发挥地、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作用,实行相关责任人包干负责制,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细化对“三鹿奶粉事件”中涉及的婴幼儿身体检查,开设了专门的就诊电话和“绿色通道”,全面有效地为就诊患儿提供保障。到20日中午12时,那曲地区未发现相关疑似病例。那曲地区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有信心和能力为广大婴幼儿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
阿里地区高度重视“三鹿奶粉事件”,地区卫生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在地区人民医院定点免费为食用过问题奶粉的婴幼儿进行检查、治疗,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截至记者发稿时,阿里地区未发现患病婴幼儿。此前,阿里地区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质监局、防疫站组成两个联合检查工作组,深入地区各商场、经营个体工商户,针对22家企业69个批次检出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奶粉”及时进行下架处理。
据了解,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发生后,西藏各级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奶粉市场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迅速控制了“问题奶粉”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