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战旗,飘扬在雪线——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忠诚履行使命任务纪实(中)
2009年08月04日 来源: 作者:

图为摩步团官兵正在进行100米射击训练。

    组建19年,先后8次扛回“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奖牌,连续11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12年无事故案件,96%的连队跨入先进行列。团党委先后5次被两级军区表彰为“先进党委”,2006年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党委”……这一串串的数字正是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在喜马拉雅山脉留下了一串串“走科学路”的闪亮足迹。

    继承不是抱残守缺,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

    长期以来,凭借武器装备性能优势,对“敌”实施夜间长途奔袭围歼制胜,是摩步团官兵引以自豪的“看家本领”。然而,随着微光夜视仪、热成像仪等武器装备陆续列装兄弟部队,摩步团这一“看家本领”在一次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练中却遭遇了失败。

    “看家本领”遭遇尴尬,这给摩步团党委当头一击。于是,团党委在详细摸底调查与综合评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原因,并决定大胆淘汰夜间长途奔袭围歼制胜等11项“看家本领”。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短短一年之内,摩步团就结合现代战争实际与特点,在对传统“看家本领”全面升级的基础上,成功摸索创新出了夜间精确打击、电磁对抗、网络战等近10个新战法,其中3项被军区部队推广。

    武器装备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才是决定因素

    针对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官兵的思想反映,摩步团专门组织了一次全团官兵思想大调查。其中,问卷调查中的“你认为武器装备在战争中起什么作用”的回答中有62%的战士选择的答案是“决定作用”。

    一场战争颠覆多年的教育观念与成果,使得摩步团党委“一班人”不得不反思:这项教育究竟该如何搞?思来想去,他们认为:光搞空洞说教不行,还得像战士所说的那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于是,摩步团党委常委一人一课,轮番上阵。时任政委李峥阳的第一堂课别开生面,他请大家到大礼堂看电影《甲午风云》,并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投入的定远号、镇远号等战舰与日本战舰的吨位、马力、数量等情况进行一一对比分析后说:“单独从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数量看,在甲午战争时中国军队实力并不比日本军队差,败就败在脑瓜子上……”

    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事,往往最有说服力、感染力

    2003年10月,摩步团组织野外驻训。在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练阶段,却发生了一件官兵意想不到的事。战斗动员时,凭借着比兄弟单位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官兵们个个信心十足,胜券在握。经过一个多星期十多个回合的斗智斗勇,决定最后成败的一仗即将在凌晨的总攻时刻打响。“发动总攻!”指挥员一声令下,总攻开始,可部队却迟迟不见动静。原来,负责传令的战士因紧张摁错了一个按钮,使得先进的信息指挥控制平台一条电路被烧毁,导致战斗指令无法及时发出。结果贻误了战机,对方反败为胜。

    虽然只是一场演习,但摩步团党委坚持小题大做,在全团组织开展了一场“武器装备与人究竟谁主沉浮”的深入大讨论,并因势利导搞教育:“武器装备自己不会打仗,再先进的武器装备最终都是由人脑操控的,如果自身能力素质不过硬,人脑出了问题,守着再先进的宝贝疙瘩同样打不了胜仗。”

    如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话,那么这次切肤之痛让摩步团官兵坚定了一个认识:武器装备优劣固然无法一时改变,人的素质可以不断磨砺提高。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

    在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装甲车水上训练属选训内容。但摩步团领导认为,西藏湖泊众多,平时不过水上训练这道关,战时就多一道坎,毅然决定开展这一课目的训练。

    然而,当他们把这数十吨重的“铁疙瘩”开到雅鲁藏布江畔时,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官兵们一个个心有余悸。

    见此情景,时任团主要领导第一个跳进驾驶室,启动马达,徐徐驶进深水。紧接着,第二台、第三台……在常委们的带动下,战士们纷纷钻进战车,驶向水中。

    连续10多天的高强度水上训练,让一些战士产生了抵触情绪:“天天都在讲以人为本,为啥还要这样自己找事折腾人,这算哪门子以人为本?”

    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尽管平时训练很严格,大家觉得很苦很累,可官兵们还是感受到了团党委春天般的温暖与关怀:为防止训练受伤,团队建立了官兵个人健康档案,每次驻训前,组织医生开设高原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教授自我保护办法;在训练场,野战“移动氧吧”随时开放,医生随同保障;实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梯次递进的办法,适应了一个区域再向更高海拔区域挺进;建立了高难风险课目危险评估机制、实战能力评估机制,不再盲目冒险……

    生搬硬套不是讲科学,因地制宜才是最大的科学

    作为指导新时期我军军事训练的纲领性文件,新一代《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将部队全年训练时间划分为入伍训练、分业训练、实兵演习、机动时间和预备期,并规定了相应的天数。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每年老兵退伍后战斗力“弱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团党委的一块“心病”。每当战斗力“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哪个基层干部愿意给士官骨干批假——走一个人就得停一台车,万一有任务咋办?如此一来,该休假的休不了,往往导致一些老兵闹情绪。

    “把训练改为‘全时作战、全程演习、全员覆盖、全面检验’的方式进行,就可以始终保持团队全员额的战斗力,即使新兵尚未形成战斗力,也不会对部队整体战斗力有太大影响。”团党委大胆提出这一设想。

    他们在训练中遵照大纲精神,模糊具体时间划分,完全按照现代战争要素和部队实际需求组织针对性训练,新兵入伍扎扎实实打基础,老兵认认真真练专业,时间服从质量,达到标准立即转入下一阶段;变年度演习为定期组织全员全装、带实战背景的演练,锤炼部队应急作战能力,确保所有人员、装备随时能够及时到位出发。实践证明,这套办法运行两年多来,困扰摩步团多年的战斗力“断档”问题已基本解决。

    这件事给团党委很大启示:有些东西在内地部队很适用,可到了高原因情况不同,就不一定适用。是依照本本行事,还是尊重客观实际?答案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真正的讲科学。

    和谐也是战斗力,重硬件建设更重软件建设

    多功能健身中心,上百台不同类型的健身器材,都是最新款的;班排宿舍,太阳能热水器、小型制氧机、饮水机、加湿器等生活“五小件”,让人有在家般的温暖;自办“摩步电台”、“摩步电视台”,官兵可以根据喜爱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

    长期以来,在摩步团都是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摩步团历届党委班子都认准一个理:风清气正干事业,和谐也是战斗力。

    首任团长孙德禹,至今他的亲侄女对他这位舅舅“意见”颇大:当初,得知舅舅被提升为一团之长,手下有几千万的建设工程,侄女与爱人从内地带来一支施工队要舅舅给点“活”干,没想到遭到了严厉拒绝:“哪怕你们将来恨我一辈子,我也不能坏了部队的风气。”

    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业的和谐环境,摩步团党委“一班人”的最大特点是敢于较真斗硬,狠杀歪风邪气。

    风清气正,共享和谐,换来的是摩步团官兵把团队当家来建、当家来管、当家来爱的无尽激情与动力。

    某型装甲运兵车按操作规程更换负重轮的时间需要30分钟,官兵们认为时间太长影响部队战斗力。修理连助理工程师陈建新和几名技术骨干主动向团党委提出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仅用了半年时间他们就研发了“不断履带更换某装甲输送车一、五负重轮专用工具”,使得负重轮更换时间比过去整整缩短了20分钟。当团党委提出要给陈建新等骨干实施重奖时,他们却十分腼腆地说:“这都是咱们的分内活,哪有听说给自己家里干活还要奖励的?”

    “在摩步团当兵是一种幸福,大家看得到希望,有奔头,工作劲头自然足。”这是摩步团一茬茬官兵的肺腑之言。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