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12月底,日喀则地区共有地直国有企业49家,分别隶属行署国资委、地区旅游局、粮食局、建设局、商务局监管。其中,17家地直国有企业(行署国资委监管企业10家)累计实现收入13968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77%;累计实现利润852万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15.72%;累计上缴税金1447万元,比2007年同期的1444万元增加3万元,增长0.21%。行署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实现收入1180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6.32%;累计实现利润1569万元,比2007年同期的948万元增加621万元,增长65.51%;累计实现税金1404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7.26%。非监管地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收入2166万元,累计亏损717万元,累计上缴税金43万元。
截止目前,17家地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58660万元,负债总额为24246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441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1.33%。行署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330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386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8.0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2%。从地直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传统行业较多,行业门类比较单一,涉及的领域不宽,新兴行业涉足不多,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二、地区国有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以来,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内地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
(一)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从企业主管单位来说,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较多,管理模式又不尽相同,造成大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机制上,还停留在传统、粗放和计划管理的模式上,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畅;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我地区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改制企业还没有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特别是在贯彻执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还没完全到位,没有真正建立起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造成企业管理“僵化”,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被动局面。
(二)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以传统行业为主,总体规模小,效益低,竞争力弱。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基本属于自给型产业,需求量小,产业链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精深加工能力有限,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成本无保障。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改革成本的支付。企业改制涉及职工住房补贴、社会保障(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管理、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费、分流安置费用及伤残抚恤人员费用等现实问题。目前,改革成本筹集无渠道、支付无保障。2005年,地区珠峰旅游用品经销公司因无力支付诉讼费,法院对其依法破产不予立案,就是一个例子。
(四)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大部分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冗员多,不良贷款比重高,企业历史包袱沉重,造成了企业不良资产比重大的问题。目前,物资公司历史遗留银行贷款本金及欠息达1357万元,金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历史遗留银行贷款本金及欠息达1110万元,鸿祥汽贸有限公司历史遗留银行贷款本金及欠息达588万元,这些企业每年实现的利润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企业因没有发展资金,自身根本谈不上发展壮大,有些历史遗留的债务现已逾期,仅每年银行罚息就足以把企业拖跨,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企业自身无力解决的。
(五)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流动资金短缺,是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部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流动资金短缺,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地区医药公司在虫草收购季节,因缺乏必要的流动资金,使企业丧失了发展机遇。地区汽贸公司因没有流动资金,在汽车销售市场发展较好的情况下,难有大的作为。加之近年来银行提高防范风险意识,贷款的门槛进一步提高,我地区大多数国有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出现了企业通过银行筹资的难度越来越大的局面。企业在筹资受阻后,无法运用其它筹资渠道来筹措资金,虽有好的发展规划,但难以得到实施,这也是我地区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六)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不够解放。日喀则地区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基本属于“本土出长”,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懂经营、会管理的的经营管理队伍较为匮乏,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管理能力不高,业务素质低,缺乏创新开拓意识,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解不深,对企业发展没有一个总体规划。缺乏打造我地区品牌产品的意识,企业扩张意识不强,扩张能力不足,发展前景不明朗。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思想不解放,发展观念落后,是日喀则地区国企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企业应该强化在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责任意识,以资产规模上台阶、企业效益稳定增长、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经营目标,追求国有资产利润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以国有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影响和带动地方各种经济成分追求科学发展,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三)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做强核心资产,做大企业规模,打造集成优势,加快组建五大集团公司。对扭亏无望的如山东大厦、定日珠峰宾馆等国有企业实行整体出售,使劣势企业尽快推向市场。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给予大力扶持,鼓励他们通过兼并重组、实行强强联合等方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作经营公司。力争尽快组建以建材工业产品为主业的雪莲工业贸易集团公司;以地区旅游资源为依托的珠峰旅游集团公司;以保证粮食安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以粮食转化为基础的地区粮油集团公司;以硼砂开采、硼砂加工、盐化锂开采为优势的天龙矿工贸集团公司;以租赁和物业管理为主的物鑫贸易集团公司。
(四)完善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部门要从宏观上进行服务指导,研究起草扶持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国有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构,同时加快成立国有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切实缓解企业因资金不足陷入困境和无力开发的现状,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建立多元化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使融资渠道多元化。积极鼓励技术力量强、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为振兴国有经济,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我地区社会安定发挥积极作用。
(五)积极培育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力度,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大力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创业发展环境,把人才留在日喀则,从而为我地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