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至31日,阿里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观摩交流会在改则县召开。行署副专员索南才旦出席经验交流会并作重要讲话。由地区农牧局领导、各县分管副县长、农牧局长、草奖办工作人员等约50人组成的考察团,对改则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考察活动结束后还开展了全地区草奖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物玛乡、察布乡、先遣乡及改则县草奖办,实地察看改则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各项工作推进情况。改则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奖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全县草奖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指标位居全地区前列。改则县实施草奖工作两年多来,已实现草畜平衡面积0.77亿亩,全面禁牧1600万亩,兑现草畜平衡奖励资金1.15亿元,发放禁牧补助资金9600万元。阿里地区通过全面实施草奖工作,不仅维护了草原生态安全,而且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现金收入大幅增加。据测算,草奖资金全部到位后,可为全地区牧民每年人均增加4200多元现金收入。
7月31日上午,全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经验交流会在改则县举行,七县分管副县长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地区农牧局党组书记张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地区草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上,索南才旦副专员就做好地区草奖工作提出“三个不能放松”、“七个到位”等具体要求:第一,思想重视程度不能放松。近年来,阿里地区通过推行禁牧、人工种草等措施,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草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畜牧业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发挥,影响着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农牧部门要切实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继续转变工作作风,把草奖机制政策学深、钻透,发挥好专业优势,加强协作,相互借鉴学习,履职尽责,及时主动地做好草奖工作,确保政策实施不拖延,政策落实不缩水,政策效果不打折扣。第二,思想认识程度不能放松。草奖政策关系到七万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通过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补贴等一整套支持政策,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切实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目标。各县、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恢复草原生态,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牧民收入增长,加快资金落实进度,大力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第三,措施力度不能放松。各县要从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农牧部门要带着对“三牧”工作的深厚感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政策执行流程,细化操作程序,加快政策落实。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二是领导机构要到位;三是培训学习要到位;四是部门协作要到位;五是宣传引导要到位;六是督促检查要到位;七是查找问题要到位。
索南才旦最后强调,做好草奖各项工作,领导重视是第一,责任到位是关键,认识到位是动力,工作经费支持是前提。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政策落实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不断健全和创新机制,切实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牧利民的大政策贯彻好、宣传好、落实好,为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