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口支援拉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经济、人才、科教等资源优势,先后选派7批共408名优秀干部进藏工作,江苏省级财政累计向西藏投入无偿援助资金27.6亿元,实施50万元以上对口支援项目786个,为推进拉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注入了强大动力。
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高度重视援藏工作
对口支援拉萨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援藏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援藏工作,历任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听取工作汇报,分管领导每年都亲自看望慰问援藏干部人才,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对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对口支援20年实践中,江苏省委、省政府逐步确立了“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导,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干部援助为关键,实行干部援助与项目援助相结合,经济援助与智力援助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明确了“江苏援藏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总要求。
2012年11月3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作出批示:“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深厚的民族感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持续援藏,在民生项目援建上加大力度,在人才智力支持上加大力度,在推动产业合作上发挥优势,把支援西藏发展稳定当作自己的事情全力办好,与西藏各族人民齐心奋斗,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应有贡献,让党中央放心,让受援地群众满意。”进一步为江苏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年,为更好地开展援藏工作,江苏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在原有“援藏援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江苏援藏干部管理协调小组”的基础上,专门成立“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2012年12月16日,指挥部在拉萨正式揭牌成立,掀开了江苏援藏工作新篇章。注重干部选派管理树立江苏良好形象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部署,援藏干部在藏工作时间以3年为主。在较短的任期内,要想发挥好作用、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援藏干部要提高熟悉当地情况的能力,缩短磨合期,尽快适应工作。
为此,在援藏干部轮换上,江苏省对党政援藏干部实行三年轮换,专业技术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实行一年轮换。对每批援藏干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先于本批其他援藏干部一年进藏,便于工作衔接,大大缩短了两批援藏干部轮换带来的磨合期和适应期。江苏压茬轮换的特色做法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
同时,在援藏干部选派上,江苏省始终坚持好中选优、优中挑强,严格把好政治素质关、业务能力关、身体素质关,较好地满足了拉萨市对干部援藏的需求。在援藏干部管理上,江苏省坚持前方指挥部的统一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强调援藏干部要充分尊重当地党委的领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模范执行受援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树立援藏干部忠诚、务实、坚忍、廉洁的风范。
二十年来,江苏援藏干部 始终讲政治、做表率,始终讲实干、重实效,始终讲奉献、重品行,以实际行动奏响了“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与老西藏精神相融合的进行曲,涌现出了以周广智为代表的新时期援藏干部的先进典型,赢得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和区、市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实施全面援藏促进科学发展
根据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由省直机关对口支援拉萨市直机关部门,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分别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县、曲水县。二十年来,江苏省始终努力促进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全面均衡发展,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上下联动、前后配合”的对口支援格局,大力推动了拉萨市及四县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拉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各县实际,江苏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先后投资建设了达孜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工业园区、曲水县国家农村农业改革试验区、林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墨竹工卡县甲玛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林周县热振寺景区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这一大批项目的运行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门路。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上一年财政收入的1‰作为基本援藏资金的基础上,江苏省还动员鼓励援藏干部和后方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资金援助。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江苏援藏干部和后方支援单位就筹措额外援藏资金6000余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对拉萨进行“输血”式援助的同时,江苏援藏工作更多地着眼于增强拉萨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拉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江苏省与拉萨市签订《共建苏拉产业合作平台协议》,积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努力促进苏拉产业合作向产业转移、企业培育、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等全方位发展。设立“苏拉企业产业扶持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重点扶持江苏省和拉萨市两地企业投资发展太阳能、藏药、牦牛、青稞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江苏商会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帮助江苏籍企业家在拉萨投资兴业。江苏省工商联与拉萨市工商联签订《关于2012年-2016年对口援助协议书》,加强两地企业间交流合作,助推拉萨特色产品进入江苏和国内市场。加大支援拉萨旅游文化产业的力度,重点支援拉萨市政府新成立的国有企业———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公司。
江苏省还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积极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产业发展”、“培训载体”、“人才激励”、“创业服务”六大人才智力援助平台,通过人才培养,将江苏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拉萨经济社会发展中。为规范加强人才和智力援藏,江苏省提出确保智力援助资金占援藏资金总量的4%,到2015年,人才和智力援助资金总量共6850万元。
在对口支援实践中,江苏省特别注重拉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期间,针对拉萨城市总体规划滞后于发展需要的情况,江苏省把帮助编制拉萨城市规划作为援藏重要事项,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组织近100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规划编制。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修编工作。《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于2009年3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坚持民生优先广泛争取人心
二十年来,江苏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排援藏项目和使用援藏资金突出民生优先。特别是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重要指示精神,把为拉萨人民服务、增进老百姓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对江苏援藏项目“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调整,努力让援藏项目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
拉萨市人民医院被拉萨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医院”。从1997年开始,江苏省先后安排5个援建项目,投入援建资金近1亿元,极大改善了医院医疗设备条件。如今,该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乙等医院,腹腔镜、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肝移植等高难度的手术也都能实施。而谁又能想到,在江苏援助之前,这家医院差点办不下去了!类似的情况还有拉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二十年来,江苏援藏干部累计为师专落实援藏物资、资金折合人民币5827万元,极大地加强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形象,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十年来,江苏援藏资金总量的70 以上用于实施民生项目。先后完成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江苏路、拉萨江苏中学改扩建、拉萨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东城区人民医院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设施农业发展以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医、就学、交通、饮水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践行真情援藏催开团结之花
江苏省对民生工程的重视,让援藏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了广大群众,而江苏援藏干部把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当亲人,则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真情。
2010年10月,墨竹工卡县年仅13岁的女孩色珍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白血病M2”,生命危在旦夕。在江苏援藏干部的带动和倡议下,南京市和墨竹工卡县社会各界纷纷展开爱心捐助,共筹措医药费200多万元,帮助色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顺利实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如花少女的生命再次娇妍盛放。在此基础上,墨竹工卡县建立了“格桑花开”基金会,至今仍在发挥正能量。
受各种因素影响,西藏儿童先心病发病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救治难等特点。为减弱先心病对儿童群体健康的危害,2012年,江苏省援藏指挥部迅速行动起来,两年内组织协调江苏省卫生厅先后三次派出医疗专家团队约30余人次赴藏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和诊治工作,共为271名疑似先心病的患儿进行了诊治,为32名确诊患儿实行免费治疗,直接免除医疗费用150余万元。此外,患者家庭在江苏治疗期间的饮食和住宿费用也全部由江苏对口援助地区解决。
二十年来,江苏援藏干部始终与拉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据不完全统计,第六批江苏援藏干部共结成贫困学生帮扶对子107个,个人捐助资金41.39万元;结成贫困农牧户帮扶对子58个,个人捐助资金52.82万元。第七批江苏援藏干部进藏后,平均每人结对帮扶贫困农牧民两户以上,结对帮扶贫困大学生至少一名。自去年12月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大学生活动以来,仅当月就捐助钱物超过15万元。
二十年来,通过江苏省的真情援助,援藏干部的无私奉献,江苏人已经完全把拉萨各族同胞当成自己的亲戚,南京等市群众更是自认为墨竹工卡等县的“娘家人”。同时,苏拉两地之间的交流交往也从两地政府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公事往来,扩大到企业、学校、学生、家庭之间等多层次的交流交往,形成名副其实的走亲戚,苏拉友谊、汉藏团结之花真情绽放。
服务民生聚民心,风雨同舟促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省将始终坚持党中央明确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不动摇,与拉萨的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民族感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对口支援的各项任务,与其他援藏兄弟省(市)一道,团结带领拉萨各族人民,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创美丽家园幸福拉萨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