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越
从1950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藏工委算起,我党在西藏先后有11位主要领导,他们分别是:张国华、张经武、曾雍雅、任荣、阴法唐、伍精华、胡锦涛、陈奎元、郭金龙、杨传堂、张庆黎。张国华、张经武同志都有专门的传记问世,陈奎元同志出版了文集《西藏的脚步》,任荣同志则于2001年出版了自传《戎马征程》。
这部自传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共37万字。书中回忆了作者一生的革命历程:作为四方面军的一员参加长征,延安时期战斗在陕北,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四野的一名指挥员转战热辽,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请战参加抗美援朝,之后任五十军、三十八军政委;1980年任武汉军区副政委……
当然,对于西藏的读者来说,最感兴趣的是任荣同志在西藏的经历,作者将这一章命名为“雪域高原十六载”,占了全书近四分之一的篇幅。相信这一阶段不仅对西藏来说影响很大,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任荣同志先后担任了9年自治区的党政军主要领导。毕竟,人的一生能有几个9年?
自传中,任荣同志在简略交待了1964年到西藏军区任副政委之后对驻军的调研和对西藏的初步认识之后,着重回忆了他作为自治区主要领导的经历。他先是概述了“文革”中的西藏所遭到的破坏,接着从五个方面回顾了9年间的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恢复党委、落实政策,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经济,部队支援地方建设,边防斗争和外事往来;最后谈了西藏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情况。
作为这一时期西藏的主要领导,任荣同志不仅运用大量翔实的数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而且作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任荣同志这样总结自己在西藏工作的体会:必须把党中央的指示和西藏的实际结合起来,认真贯彻执行;必须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宗教、统战政策;必须大力培养、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必须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加强部队、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巩固边防。他强调,做好西藏工作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他说:“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有一条最深刻的体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一定要在共产党员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支援下,信任和依靠那里的少数民族干部才能把工作做好”。
任荣同志自传的一个特点,是没有回避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详细回忆了事件的关键经过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作者是否牵涉林彪反党集团问题;“文革”十年西藏是否停止不前;如何评价70年代开展的大规模农田草场建设和推广种植冬小麦;西藏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否比别的省份要慢,等等。相信经过时间的推移,对于这些问题的判断,最终会有比较客观的结论。而任荣同志提出这些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无疑有助于后人更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
拜读本书,可以从中清楚地领略到老一代共产党员的革命风范。任荣同志在西藏期间,拖着解放战争中被炸残的左脚,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牧区,几乎跑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长期的高原工作损害了他的身体,1975年春,他突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一连三四天不能进食,是党中央紧急派专机把他接到北京救治,才恢复了健康。多年心血的倾注使任荣同志对西藏也积淀了浓厚的感情,他说:“回首西藏,我生命的第二故乡,当我离开这片热土时,总有依依难舍之情”。
关于西藏“文革”的公开出版物,相对说来既少又偏于简略,亲历者的系统述论就可谓凤毛麟角了。任荣同志以事件亲历者、决策者的身份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因此显得非常宝贵,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党在西藏执政的历史,总结和分析党的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世人贡献了一部值得细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