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措施具体
2007年06月13日 来源: 作者:

    在2006年全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政府国资委主任李震同志提出了我区国资监管工作下一阶段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历次全会、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资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强化西藏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努力在股份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开创新的局面,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任务: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力争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积极推进重点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旅游业、矿产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饮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藏药业、建筑建材业等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促进资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我区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企业聚集,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大胆探索,“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国有资本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中退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在保证社会稳定、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按照政策性破产和《破产法》实施破产,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

    工作思路:

    1、在思想认识上,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观念,把工作重心从以监督管理为主转移到监督管理与加快发展并重的轨道上来。对国资监管机构而言,监督管理是基础性工作,是最基本的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国资监管是手段,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才是目的。只有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国资工作才能有所作为,大步前进。

    2、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我区国有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体系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从事国资工作的同志,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得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答案。唯有如此,我们方能从全局上把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盲目从事。从全国来讲,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本要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西藏作为省一级的边疆民族地区,哪些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需要认真研究。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不断地接近实际,接近真理。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提出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是指导我区产业建设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我区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指针。国有经济发展必须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战略加以推进,国有经济也只有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国有经济要服务“首要任务”,为“一产上水平”做出贡献。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这个首要任务,要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重组,采取组建、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改造提升我区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区农牧业特色产业,为“一产上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国有企业要成为“二产抓重点”的主力军。“二产抓重点”是完全符合我区实际的必然选择。什么是二产的重点?特色就是重点,优势就是重点。国有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初步考虑,自治区级国有企业重点要抓好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藏医药业等几大板块,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推进国有资本向这几个领域集中,创出品牌,形成规模,做大做强。发展第二产业要坚决按照张庆黎书记去年3月在视察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时提出的“要有宽思路、要有高质量、要有好机制、要有大市场、要有严管理”五句话的总要求,狠抓落实,促进我区二产又好又快发展。

    国有企业要在“三产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区三大产业结构为17.6︰26.3︰56.1,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但主要原因在于一产太弱,二产太小,显示出三产最大。随着一产、二产的发展,能否保持这个结构,需要我们加快三产发展。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我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国有企业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中介、咨询、物流、社会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及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我区三产的层次。

    3、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上,从西藏的实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是要使我们的监督管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就是要维护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法人财产权,“不错位,不越位”,使企业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竞争能力,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4、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量力而行,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做。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由国有经济来做,它既可以由国有独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国有控股、国有参股来体现,并且会有放大效应。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应当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或更多的领域支持非公经济参与,走共同发展的路子。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领域,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借助他人的力量共同发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5、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上,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扬长避短。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产业资源整合,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国有企业可以而且应当成为西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具备竞争优势或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在保证社会稳定、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实施放开搞活或依法破产,加快国有资本的退出步伐。各级国资委要从各自实际出发,认真考虑和研究在西藏或者在地(市)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使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更加切合实际,更好地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

    6、在国有资本运作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把分散沉淀的国有资产转化成高效流动的国有资本,并通过有效、合理的流动,激活增值潜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积极探索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和并购等手段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调整和重组,实现国有经济的最大效益。同时,与各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等进行广泛的合作,采取国际国内通用的资本运营模式,化解风险、降低成本,提升国有资本收益。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