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消除了长期制约拉萨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拓展了拉萨市矿产、藏医药、民族手工业等支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空间,使之得到快速发展。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骨骼,是实现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西藏自治区,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产业发展放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工作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拉萨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使得拉萨市的这些优势更加凸显。拉萨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党委“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狠抓机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提出了“经济发展要当好火车头”的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项目投资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
优势矿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乘着青藏铁路通车的东风,拉萨市多举并重,促进矿产勘查工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拉萨市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企业的管理,对现有矿产企业进行整治改造,大力鼓励矿山企业勘采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矿山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两不误”,有效维护了拉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落实矿山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加大力度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据了解,拉萨市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10多种牞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铜、铅锌、钼、金、铁、火山灰、石膏、粘土、矿泉水、地热、泥碳、大理石、石灰石及花岗石等。目前,市属乡及乡以上矿山企业有18家,年实现产值15868.9 万元。
藏医药业进一步得到保护和利用。青藏铁路通车一年来,拉萨市积极引导藏医药行业树立“以传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疗效为特色”的经营理念,推出税收、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藏医的推广和藏药的开发生产。加大藏医药物研究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现代藏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坚持藏医药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加强藏药材资源的保护,鼓励企业参与发展藏药材人工种植、养殖,从而确保了拉萨市藏药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拉萨市两家市属藏药生产企业均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已经注册申报四种8类新药、三个仿制药品,获得了药监部门的批准。由于藏医药有别于中医、西医,藏药采用纯天然的藏药材生产,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青藏铁路开通后,越来越多的藏药产品走向了内地市场,2006 年市属乡及乡以上藏医药企业实现产值566.7 万元。
民族手工业得到扶持和发展。为了让更多的民族手工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拉萨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重点开发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实现特色、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把加快发展民族手工业作为落实支柱带动战略的大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民族手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多方面争取投资,大力扶持出口创汇产品、旅游产品、民族特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落实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为民族手工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生机和活力;合理确定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开发旅游商品为重点,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产业和个体手工业。如今,拉萨市民族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行业结构日趋合理,企业和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拉萨市属乡及乡以上民族手工业企业19家,年实现产值2582.1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