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迅速发展,辖区现金使用量日益增长,假币犯罪活动在反假薄弱领域逐渐显现。根据《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人行拉萨中支高度重视,结合西藏实际,制定西藏辖区反假货币宣传方案,组织反假力量,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具有浓厚地区特色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
一、按照总体部署,推广网络宣传。按照总体要求,本次宣传活动以“普及反假货币知识,提升防范假币意识”为主题,组织辖区各级反假办、成员单位、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网络、媒体、“反假小超人”有奖答题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大力普及反假货币知识,向社会公众宣传假币防伪特征以及贩卖、使用假币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据统计辖区7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均在门户网站刊登了反假货币知识。39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张贴反假微信答题公众号,引导客户参与“反假货币小超人”有奖答题,普及反假货币知识。
二、开展设点宣传,进行面对面咨询。宣传期间,各级反假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街道、商场、客运站等人流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点,开展反假货币集中宣传36场,发放宣传手册30000余份,讲解假币鉴别方法,提高群众识别假币的能力;利用城市广场显示屏、银行网点电子广告显示屏,循环播放藏汉文货币宣传动漫及反假宣传标语,增强群众反假币意识。
三、不断创新方式,开展特色宣传。宣传月期间,各级反假办、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地区实际、结合地域特色,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校园、寺庙、基层农牧区进行了反假货币宣传。开展反假宣传进校园活动11场,为广大师生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第五套人民币反假知识,手把手培养中小学的防伪技能;开展反假宣传进寺院3场,用藏语文向僧人及广大信徒细心讲解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的防伪基本特征和反假知识,通过假币识别、反假知识互动答题等方式树立广大僧人及信徒们的反假币意识;开展反假宣传下基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媒体等现代信息平台普及反假知识,提高基层农牧民假币防范意识,提高农牧民假币识别技能。
截至9月19日,辖区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材料40000余份,接受咨询人数达70000余人。广大社会公众、僧人、校园师生及基层农牧民积极参与活动,学习反假知识和防伪技能,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宣传活动,使群众对假币带来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堵截假币流通、打击假币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