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内地西藏初中班、高中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继10月28日内地西藏高中散插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11月17日至18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江苏省南通市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联合举办2017年内地西藏初中班、高中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活动由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校长杨小凡主持,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巡视员、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次仁多布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卢胜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和南通市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全国28所内地西藏初中班、高中班189名校长和一线教师参加。
开幕式上,卢胜华传达了“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充分肯定了西藏班办班32年来的瞩目成绩,指出内地西藏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列入了教育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的重要内容,强调新时代提高内地西藏班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教师们对西藏班学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课堂上更加关注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同时希望教师们既要低头耕耘,又要抬头看天,充分利用各种教科研活动交流学习,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开幕式上,次仁多布杰指出,党的十九大确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有以下4个特征:一是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二是到那个时候,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三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四是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
次仁多布杰要求,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四个关键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认知能力。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合作能力。新时代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三是培养创新能力。新时代要求,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四是培养职业能力。新时代要求,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四个关键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此次教研活动选取了内地西藏初中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6门学科和内地西藏高中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门学科,每个科目由3名老师同时授课,18位初中教师和15位高中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邀请了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院和部分重点中学的教育专家进行专业点评,以各学科主题讲座的方式分享了高水准的教学设计和理念,为老师们做了优秀示范。活动邀请了国家督学、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作题为《寻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的实现方式》的精彩讲座,讲座从“核心素养”确立的合法性论证入手,旁征博引,立论“立德树人”是内地西藏班(校)的根本任务,明确实现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化德育课程和学科课堂主阵地,并提出教育工作者应增强德育课程意识,增强课堂育人意识。
此次教研活动展示了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家国情怀,民族认同:内地西藏班(校)“家文化”德育课程建设》。第五届“我在南通有个家”结对活动,使144名西藏班新生有了“南通家”,活动举办至今共有677名西藏班学生在南通有了“新家”,实现全覆盖。活动中,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还全面开设了21节必修课和26节校本选修课,展示了整合锅庄舞、墩墩舞的大课间活动和主题为“梦想在这里启航”的汇报演出,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作得一些探索及取得的成效。
此次教研系列活动得到了各校校长和一线教师们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同课异构”活动将学、思、研、教合而为一,“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学活动的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使所有参与者在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中开阔思路、取长补短,希望继续完善这个教研交流平台,让内地西藏班的教师们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闭幕会上,次仁多布杰充分肯定此次教研活动,同时,为办好内地西藏班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办好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用新时代新思想武装头脑,主动服务教书育人伟大事业;二要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抓好校本教研,结合学生实际和西藏特殊情况,着力破解制约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三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早日建成共享共用的大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