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就业新形势,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合理就业,确保不漏掉一名学生,西藏大学坚持具体化、双向化、个性化、系统化、常态化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就业服务新机制。
一、坚持培训指导专业化
不断提升参加自治区公招考试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切实增强毕业生应试能力。一是编印辅导资料。组织专家教师编印《行政能力测验》《申论》等公招考试资料,免费发放给所有毕业生。二是开展考前辅导。组织有专业经验的专业教师,普及性为全体毕业生开展公招考试考前辅导。三是举办政策讲解会。自治区公务员局发布《关于变更2017年我区高校毕业生第一批公开考录考试科目的通知》后,及时邀请人社厅考录处领导为所有学院专职副书记和辅导员举办政策讲解会,并层层召开讲解会,让每位学生详细及时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四是制作考试大纲。根据通知内容专门制作《西藏大学毕业班专业报考类别表》,为毕业生提供参考;印刷《考试大纲读本》,发放所有毕业生,为所有毕业生提供精准报考信息。
二、坚持资源信息双向化
双向发布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招聘、用人资源信息,加大对外联络,多方搭建就业平台,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社会化程度。一是提供毕业生资源信息。汇总编印《2018年西藏大学毕业生资源情况》,发放给各用人单位,吸引和提高用人单位招聘针对性。二是及时发布就业政策与招聘信息。联合人社厅、教育厅,通过手机短信、相关网站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LED电子屏开设就业服务专栏,及时转载和发布招聘信息,并通过微信班级群和电话通知学院的方式告知每位毕业生,确保毕业生及时了解各类就业政策与信息,2017年以来共发布、转载100余条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三是分专业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建一局、中交一局、西藏航空、工商银行、中交路桥、中铁二局等7个国企专场招聘会,为广大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四是集中举办春季校园大型招聘会。组织来自北京、新疆和自治区的27家相关企业举办春季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350余个就业岗位,专业涉及文、理、工、财会、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最终招聘会上572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三、坚持就业服务个性化
本着特事特办、为学生着想的原则,积极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一是制定特殊专业、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方案。根据帮扶方案,积极协调区人社厅、教育厅、卫计委,为特殊群体、特殊专业提供就业渠道。二是协调放宽报考专业权限。针对教育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方向)没有公招岗位的情况,及时与教育厅协调沟通,放宽该专业报考专业权限。三是为残疾人毕业生单独安排公招考场。针对我校盲人毕业生卡加先公招考试方向和就业去向问题,积极沟通协调人社厅、教育厅,为其单独安排考场,并采取监考人员宣读试题、考生口述答题、监考人员记录的特殊方式,帮助其顺利参加2017年第一批公招考试。由于无法作答图形推理科目,该生落榜。近日,我校再次请求教育厅、人社厅沟,帮助卡加先同学参加自治区2017年第二批公招考试,并希望其考试过关后到特殊学校就业。
四、坚持监管体系系统化
按层级建立qq通知群、学院和班级微信群,密切关注毕业生思想动态。一是健全监管联络服务体系。从2014年开始,就健全学院分管院领导就业联络qq群、学院和班级qq群,2015年开始,健全各学院分管院领导微信服务群、各学院班主任微信群、各班级学生微信群,确保在第一时间将各类就业信息通知到每个学生。二是建立“三天一联络”制度。安排各学院班主任每三天与班级内每位学生联系一次,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和思想状况,确保每位毕业生情绪稳、不失联。三是及时更新数据信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在做好思想疏导的同时,及时更新各类数据系统和教育部就业监测系统,确保数据精准无误。
五、坚持思想教育常态化
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各类就业问题和突发事件,常态化做好矛盾排查、说服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确保就业过程中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及时排查就业矛盾和突发事件。密切关注就业问题和舆情动态,及时收集各类就业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讨和应对。2017年共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类就业矛盾、突发事件10余次,其中影响较大的4次。二是及时召开讲解会和答疑会。针对昌都市教育局召集2013级至2016级昌都籍师范生签订定向协议引起的强烈不满,学校及时召开就业形势讲解会和关注问题答疑会,并对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单独进行说服教育,确保了“昌都籍专项计划”260名师范类学生的思想稳定和协议的顺利签订。三是积极排除就业隐患。针对误传的公招考试中没有医学类专业岗位的消息和旅游管理专业(登山方向)无公招考试专项计划实际引起的骚动,主动咨询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就业形势讲解、未来就业路径疏导和说服教育,切实稳定好两个专业的学生情绪;针对2013级至2017级自治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医学生未签订相关协议的安全隐患,起草《关于农牧区订单式定向免费医学生签订协议的报告》及时向教育厅、人社厅、卫计委反应情况,积极促进相关协议的签订,确保学生思想稳定,目前,卫计委已答复尽早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