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西藏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建设工作,聚焦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形成了“弘扬民族文化、引领高原科学、培养高端人才、服务西藏建设”的一流学科发展思路,凝练出了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特色明显、相互关联密切、具有发展潜力的多个学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生态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近日,西藏大学校长办公会审定《西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措施保障等方面内容。同时,学校还加强与区内高校的协同,稳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建设目标
一是学校发展目标。按照《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暂行)》(教研〔2017〕2号)要求,坚持以青藏高原为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为原则,形成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梯次布局的学科发展规划,到2020年,西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力量等主要指标达到西部高校先进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着实加强;到2030年,西藏大学总体办学水平进入全国高等教育先进行列,若干学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到2050年,西藏大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
二是学科建设目标。通过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高原特色,充分利用国家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借助教育部对口援藏的力量,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到2030年,实现以西藏大学为主导的原创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拥有一批本地的优秀领军人才,形成一系列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为西藏各行各业培养一批“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优秀人才;到本世纪中叶,将本学科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一流学科”。
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培养一流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根本立脚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瞄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改革,推进跨学科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充分融合,大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稳步推进质量保障体系为保障,创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课程建设,培养一批适应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需求的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是科学研究。按照“扶需、扶特”的要求,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环喜玛拉雅带自然和人文为抓手,坚持“瞄准大需求、争取大项目、组建大团队、构建大平台、实现大协同、快出大成果”的原则,整合各相关学科力量,形成层次分明,又相互关联,极具特色、富有竞争力和具大潜力的若干个学科方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强化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加强自主研发,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藏“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发挥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加大重大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力度,构建“一站一库三中心”(青藏高原野外科学工作站,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资源库,综合分析测试中心、高原重大基础设施与环境实时在线安全检测中心、高原大数据信息分析及仿真实验中心)五位一体的高水平共性学科平台体系和“一院一馆一库一基地”(珠峰研究院,科教博物馆,“民族优秀文化”数据库,国家级藏语言文学研究基地)4个共性学科平台,以高水平的共性学科平台支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三是社会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组建大学科技孵化园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动参与市场科技开发,发挥科技、人才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的品牌效应,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经济运行和法制建设提供咨询服务;推动科普活动的全面开展,促进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推动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开放,促进自治区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建设。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发展目标为导向,建设与一流学科相匹配的教师队伍。明确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和投入重点方向,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的分类发展,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科水平、激发教师队伍创造力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
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解决西藏作为“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和“南亚大通道”等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做出贡献。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交流,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吸引海外杰出科技人才和优秀团队来校工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探索“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争取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科峰会,邀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支持学术带头人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鼓励学术带头人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实施优秀学生境外短期访学、文化交流支持计划。探索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逐步形成一系列有影响、有规模的特色项目。
协同推进。西藏大学积极落实西藏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精神,加强与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农牧学院的协同,共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西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审定后,学校及时与上述3所高校沟通,征集3所高校参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意向,待汇总整理各高校反馈意见后再制定具体的协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