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中国旅游评论》刊发西藏大学 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论文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西藏大学 作者:

近日,《中国旅游评论2017:第四辑》刊登西藏大学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署名文章——《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作者:徐宁、图登克珠、员辉)。这是西藏大学首篇刊登在全国旅游研究权威期刊的理论文章。

《中国旅游评论2017:第四辑》以“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为主题,深度探讨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基于边境次区域合作的概念,认为中尼边境次区域划定即中尼边境接壤的县域范围,以吉隆口岸为重点,普兰口岸和樟木口岸以梯度式发展,依托中尼相关边境县域,打造中尼边境次区域合作区,提出中尼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中尼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中尼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形式与内容必须着眼于:1.从旅游合作空间上看,实现国家区域合作战略;2.从旅游合作领域和内容上看,推进跨境旅游联动合作战略;3.从区域旅游合作形式上看,打造梯度式次区域旅游合作模式;4.从旅游区域化和国际化上看,中尼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同时文章提出了中尼边境次区域旅游合作的趋势:1.加强中尼政府、民间交流合作,构建中尼边境旅游合作基础;2.中尼之间互相提升旅游市场开放度,建立珠穆朗玛国际旅游公园;3.加强中尼边境次区域口岸协同建设,实现边贸旅游融合发展;4.实行中尼边境口岸居民“一签多行”政策,打造口岸1小时免签旅游试验点;5.中尼之间彼此投资、合作开发,整合中尼边境地区旅游资源;6.中尼之间加强跨境旅游合作与交流,突出中尼边境旅游魅力,实现旅游产品精准化和高质化。

西藏大学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西藏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2013年至今多次组织博士和硕士调研团队深入到相关边境县域进行调研,如阿里地区普兰县、日土县、噶尔县、札达县;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亚东县、江孜县、定结县、吉隆县、聂拉木县;林芝市巴宜区、波密县、米林县;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墨竹工卡县、曲水县、林周县等;那区地区那曲县等。调研组深入西藏田野,了解西藏民俗风情,深入了解西藏经济社会。在以登克珠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努力下,中心关于西藏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突出,主要研究报告有:《推动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一带一路”与西藏边境旅游研究》等,调研报告有:《中国西藏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中国西藏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等,研究辑册有:《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系列论文集》《中国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系列研究》《“一带一路”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近年来,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就边境地区相关问题和精准脱贫等问题,积极组织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前往边境地区调研,并以边境地区相关问题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有2015级博士研究生徐宁的《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研究》和2015级硕士研究张伟《中尼边境贸易政策研究-以西藏吉隆口岸为例》、2015级硕士研究员辉《西藏吉隆县旅游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等,适时努力为西藏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理论研究贡献。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中国藏学》《经济学动态》《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等区内外核心级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