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作为西藏历史最悠久的高等理工农业院校,自教育部“新工科”和“新农科”提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抢抓机遇、超前布局、主动作为,围绕怎样办好具有西藏背景、行业特色的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目标,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布局,从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从产业发展上进行对接,拉开了西藏“新工科”和“新农科”建设的序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一、把握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着力培养新型工科类人才。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学校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持续加深对新工科的认识理解,早在2017年6月,就通过吹风会思想先导、营造氛围,后又先后召开了研讨会、推进会、教学工作会、工作部署会等,进一步加深全院上下对新工科的理解,明确了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目标导向、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导向、区内一流工科教育教学评价导向、转型发展及综合改革行动导向,形成了校方主导、院系参与、师生互动的工作局面。二是注重人才培养。着力强化人才质量的核心定位,在修订工科类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新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突出“新的教法与学法”,在创新实践中突出“新的结构”,通过举办和参与校内外创新竞赛,走访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和企业,推进共建合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使人才培养逐步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两年多的持续推进,学校于2018年顺利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3个;2018届工科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其中企业就业率达70%,2019届毕业生中已有146人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获奖频繁,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西部赛区三等奖、结构模型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西部赛区二等奖等集体和个人奖50余次。
二、注重结合、聚焦产业,不断深化新农科建设。一是明确推进方向。“新农科”提出后,学校于2018年6月第一时间召开“新农科”建设吹风会,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学围绕“新农科”建设提出的背景、内涵、意义以及发展动向作了详细解读,标志着学校层面“新农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7月,又开展了校内调研,专项研究如何发挥科学研究在新农科建设中的作用,明确了“与国家发展战略、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学校发展定位相结合”的建设思路。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深入贯彻教育部“新农科”建设的要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开展第三方对4个卓越农林计划建设项目的专业评估准备工作,全面总结1.0、对接2.0,增强学生对生产实践的适应性;围绕高原农业,强化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性,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学生设计的作用荣获“英谷杯”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大赛“优秀奖”,成为全国范围内获奖的32件作品之一。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学校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西藏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发展需要,就美丽乡村建设、牦牛育肥、青稞增产、藏猪产业、藏杏产业、黄牛横交固定等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对新农科人才的需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新的发展方向。4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强调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围绕大会确立的工作目标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将重点从教育教学及社会服务入手,着力提升“新工科”“新农科”建设成效。一是以本科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为抓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实施本科教育振兴计划,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开展系列教学改革。深化转型发展,对标《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和“一院一品牌一特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流专业,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主动对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落实“高教四十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牢记“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初心,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建好用好“2011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区、生态观测网络体系等平台,加强对口支援高校西藏实验站(基地)建设与配套,搭建好大平台。聚焦“三个三”,推进学校不同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科研人员与区内外同行合作,组建好大团队。积极参与那曲种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等,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和水平,争取大项目。加强科研管理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积极参与到西藏特别是林芝乡村振兴战略中去,继续做好藏猪产业发展、班戈畜牧业发展和隆子黑青稞提质增量工作,力争出大成果。开展好强基惠民、干部结对帮扶、新型职业农民和“三区人才”培训等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升服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