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西藏各地消防、教育部门抢抓学生开学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周密部署、迅速行动,精心开展系列“消防宣传进校园”活动,全力守护“开学季”校园消防安全。
“检查+指导”排除火灾隐患。总队提前部署、精心策划,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开学第一课”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明确活动内容、工作要求、职责分工,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级消防、教育、卫健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辖区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周边等场所开展专项检查90余次,着重聚焦疏散通道及火源、电源管理以及消防设施完好等情况,合力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为全力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开好头。分析研判各类学校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定期通过视频、电话、短信提醒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落实消防安全机制,强化校园消防安全基础。
“授课+问答”普及消防知识。“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火灾呢?”……在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讲座中,宣传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消防知识讲解、案例视频播放、有奖提问互动等形式,以案说法、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师生科普了学校宿舍、教室、食堂等重点场所火灾防范知识,讲授了火场逃生、自防自救等消防常识,切实将消防安全融入师生学习生活中,并引导同学们上台分享所学所获。为增强授课效果,宣传员发放了《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家庭防火手册》等宣传资料及宣传品2.5万余份,张贴了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海报180余份。
“疏散+演练”提升实操能力。为增加消防宣传培训的实操性,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知识应用、器材熟悉、灭火实操及疏散演练等纳入培训课程。在各地培训现场,随着哨声的响起,同学们按照疏散预案,捂着鼻、弯着腰,迅速、安全、有序撤离到指定区域集合。宣传员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帮助完善应急预案。在灭火实操环节,消防宣传员运用“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向师生们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并组织开展了油盆灭火实操体验,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体验+家访”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消防队站的宣传阵地作用,通过线下邀请、网上预约的方式,分批组织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前往参观体验120余次,“零距离”接触消防。通过设置消防技能展示、消防服装试穿、消防装备体验等环节,将安全教育融入互动体验中,增强师生应急避险与自防自救能力。此外,宣传员化身“校外辅导员”,走进学生家中讲解消防安全知识,通过给学生们布置“家庭消防安全作业”的形式,发动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自查自改身边火灾隐患、制定家庭逃生计划、绘制家庭疏散逃生路线图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和家长关注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的积极性。
“线上+线下”营造宣传氛围。各级消防部门围绕学校火灾案例、校园火灾预防、校园火灾扑救、火场逃生等方面,精心制作校园消防安全科普视频20余部,主动对接各级主流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地报道“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发布相关信息35篇。结合新媒体平台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的独特优势,依托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并组织广大师生通过教室多媒体、电脑、手机线上观看,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增长消防安全知识。发动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栏,张挂贴合本校实际的消防安全提示标语,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滚动屏播发消防安全提示,营造浓厚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