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把握“三个环节” 抓住“五个突出”
2024年06月12日 来源:区政府国资委 作者:

把握“三个环节” 抓住“五个突出”

--西藏国管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西藏国管公司坚持把“两个一以贯之”贯穿企业改革全过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认真落实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落实监督权、规范处置权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三纵三横”发展战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提升行动(2020-2022)”“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企业总部去机关化改革”“一企一策提质增效”“三优企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行动(2023-2025)”等重大改革任务。在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中,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把握“进出、选用、分配”三个环节,抓住“市场导向、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释放活力”五个突出,在制度设计、实施中不断总结提升,充分激发了企业人的要素资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市场导向”

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西藏国管公司着力增强改革思维、市场意识和价值驱动,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激活“用人权”、优化“分配权”为抓手,以鼓励员工全面发展和推动价值创造为目标,以价值与收入正向匹配为保障,推动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制度设计,建立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活经理层用人权。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企业党组织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支持保障经理层用人权相结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和相关议事规则,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决策权,经理层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用人权,理顺了选人用人的决策、聘用、考核、分配具体权限和运行机制。建立了董事会授权经理层管理办法和授权事项清单,明确了经理层对除党群业务以外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聘任、解聘、考评、薪酬、奖惩等方面的具体权限。

优化薪酬绩效制度,促进收入分配调节。制订实施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将员工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建立工资效益联动、效率对标调节和工资水平调控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对员工工资水平进行总量调控。完善公司薪酬管理制度,采用6级5档薪酬设计,实现了同职级员工因岗位价值和专业技能不同的薪酬差异化设计;薪酬结构中体现学历和职称等专业技能要求,制订了员工执(职)业资格及职称证书奖励管理办法,薪酬分配向专业性较强岗位倾斜;完善突出贡献奖励机制,除绩效工资外,突出业绩导向,增加业绩提成、项目奖等突出贡献专项奖励,薪酬分配向业绩贡献突出的岗位倾斜。制订了员工季度激励考核管理办法,以季度为周期,将经营管理指标层层分解,将部门业绩与员工个人业绩挂钩,将业绩完成情况与员工总体收入增减进行动态调节,公司人均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占比5∶5,下属的产业园区公司已达到3∶7。建立了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机制,通过签订任期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把目标责任与经理层人员岗位责任、薪酬分配挂钩,压实了经理层责任。

科学合理定岗定薪,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订劳动合同管理规定,完善员工禁业限制和保密协议,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台账,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签和解除终止。强化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科学规划和调整人力资源发展策略,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撑体系。积极对标一流企业和先进同行,以经营效益、人均劳动生产率、人均年收入等指标为导向,对标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组织运行、组织效能、人岗配置、人才结构等方面,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完成企业“四定”方案,建立了以劳动关系管理为基础的岗位管理体系。

畅通进出机制,突出“能进能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市场的实质是竞争,竞争才有活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西藏国管公司坚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刺激内部环境,广开人员进的“门”,畅通人员出的“路”,让员工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在危机中强化主动,在竞争中提升本领,让这潭“水”始终清澈明亮、充满生机。

市场化选人,把“狼”引进来。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门路,多渠道招贤纳才。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和考核工作机制,坚持高标准选聘、契约化管理,公司目前已通过市场化途径在财务金融、置业开发、产权投资、建设管理等专业领域选聘5名职业经理人。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先后从区外央企及区内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16名。规范劳务派遣制员工管理,严格考核、管理、转录和退出,让优秀的劳务派遣制员工转录为公司正式聘用制员工,近年来,累计转录劳务派遣制员工 32人,充实了基层一线骨干力量。严格市场化招聘,通过笔试、面试和背景调查,全方位考察,公开招录员工40名。

不胜任退出,把“虫”清理掉。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强化员工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加强员工履职能力、职业操守和廉洁从业的监督管理,畅通员工不胜任退出渠道,先后对8名不胜任员工退回人力资源部门重新安排岗位,对 12名(含1名高管、1名职业经理人、5名劳务派遣)不胜任的员工依法解除了劳动关系,不胜任退出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3%。进一步强化员工廉洁风险管控,防腐蚀,清蛀虫,扬清风,开展员工轮岗累计40余人次。

公开选用人才,突出“能上能下”

市场机制贵在公平公正公开,公则无私,公则心齐气顺劲足。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也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西藏国管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国有企业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选用组织放心、事业需要、群众公认的干部,推动干部队伍能上能下。

公开竞聘成为干部选用的主流。制订了公开竞聘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公司中层管理及以下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竞争性上岗成为公司干部选拔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司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公开竞聘2批次,公开竞聘岗位26个,25名干部通过公开竞聘方式到重要岗位任职,公开竞聘上岗比率达到62.5%。

组织推荐严把选用标准和程序。严格程序和标准做好组织推荐选拔干部,注重业绩能力,严格政治素质考察,选拔15名优秀干部。

严格监督考评重点推动庸者下。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落实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对工作业绩、履职能力和综合评价较差的干部及时调整,先后2名干部被降级使用,12名干部被辞退,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

强化业绩能力,突出“能增能减”

利益是驱动力,把收入增减与业绩能力挂钩,才能形成正向驱动。西藏国管公司充分用好收入分配的调节器,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让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贡献大、能力强者的劳动价值、知识价值和创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拉开收入差距。根据岗位属性、岗位价值、技能匹配的差别,在6级5档的薪酬体系下,体现薪酬绩效的差异性,同级不同档,同岗不同薪酬,让岗位价值和专业技能在薪酬上充分体现。目前,公司中层及以下员工中,部门正职年薪酬极差约6.9万元,部门副职年薪酬极差约7.2万元,主管级年薪酬极差约8.6元,一般员工年薪酬极差约7.1万元,不含公司高管,员工薪酬总体极差约30万元,与2023年员工平均工资(不含公司高管)相比,员工最高工资是员工平均工资的2.7倍。以财务部门会计岗为例,会计岗普通员工年薪酬极差15万元。

向重点岗位倾斜。在薪酬结构中,注重员工专业技能,学历和职称补贴占员工月发薪酬的比例为5.46%,同时对新取得公司业务所需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的,给予员工一次性奖励,先后对5名员工发放了累计1.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绩效考核中,绩效分配倾向业绩主要贡献部门和岗位员工,2023年绩效薪酬发放中,中层干部最高绩效与最底绩效薪酬相差6.47万元,主管级以下最高绩效与最底绩效薪酬相差6.43万元,在公司各业务板块中,经营业绩最优与最差业务板块的员工平均工资相差9.66万元。

让懒庸者吃亏。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让干事者成事,让贡献者得益处,让懒庸者吃亏,在薪酬分配上及时兑现。2023年累计2名员工通过职级职务晋升实现个人收入上浮,2名员工被降级降薪,最高降幅达到15.24%。

鼓励干事创业,突出“释放活力”

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人都能全面发展实现价值。西藏国管公司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用好竞争手段、激励手段和分配手段,在选好、用活和增值上齐发力,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内生动力。

人才队伍结构素质上不断优化。市场化选人用人丰富了企业用工模式。职业经理人占员工总数的 3.87 %,高层次引进人才占比6.20%。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了人才市场价值。员工薪酬水平在区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中位于前列,2023年员工平均工资高于区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员工平均工资,与内地同行相比,薪酬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市场化选人用人体现了人才专业价值。近年来,通过市场化机制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加入企业,在学历层次、专业领域和技能等级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8.14%(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7.75%),持有中高级职称证书人员占比 40 %,持有中级及以上职业(执业)资格证人员占比46.6%,公司在财务、法务等关键岗位的人员持证比例达100%。员工平均年龄35岁。公司年轻化、专业化、高知化特征更加明显。

人才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自我增值”的氛围,鼓励员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通过自我增值提升创新能力,担当作为创造个人价值。2023年员工平均劳动生产率88.91万/年人,比2022年增长363.21%,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取得4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已形成“物业+产业+置业”的业务战略布局,在创新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加快布局绿色生态产业,实施碳汇交易、发展氢能和藏医药康养产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已达45.6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总额6460万元,比2022年同比增长34%

西藏国管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专业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不断释放人才队伍活力,激活人才要素资源,鼓励人才价值创造和人才增值,建立完善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激发了内生动力。但在改革和实践中还存在岗位设置与职能划分不够科学、岗位职级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比例较小、薪酬绩效激励不够有力,市场选用与有序退出渠道不够通畅,人才价值创造还需要进一步激发。下一步,西藏国管公司将锚定改革目标方向不动摇,把“两个一以贯之”贯穿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和价值引领,以竞争促公平、增活力,以分配促业绩、强动力,继续在制度创新、价值创造、素质提升、高效激励、严守纪律上用力,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