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强化优势互补 深化央地合作 携手共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局面
2024年06月12日 来源:区政府国资委 作者:

强化优势互补深化央地合作

携手共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局面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国资委牵头组织西藏国投下属西藏国管公司积极推进西藏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建设,打造西藏用能产权和碳汇交易中心和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推动符合我区实情的新质生产力战略实现为落脚点,突出“以招商引产业,以园区育产业,以央地合作推动产业融合落地”的核心逻辑,坚持走创新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充分用西藏政策和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央地合作发展,“大手拉小手”提速绿色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链成群。

王君正书记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上指出:“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做好项目前期谋划,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切实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西藏国投及下属企业深受启发,认识到中央赋予西藏的各项优惠政策就是最大的资源,配合以西藏碳汇资源、绿色新能源资源,在区发改委和国资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拿出西藏国管公司部分统管资产投资建设成“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借助中国投资协会、中国税务协会等国家行业协会平台力量,与国家宏观经济研究所合作,深研国家和自治区产业、税收、金融政策,将位于拉萨达孜工业园区的54.7亩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西藏绿色新动能产业园,重点发展高原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通过深化产业投资、资产运营和项目合作,打造“一园多区”“产业援藏飞地”的园区模式,充分利用西藏风光水电等绿色清洁能源优势和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引入高端、绿化、智慧产业和项目,积极主动对接央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围绕“国家所需、西藏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做文章,让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发展优势,推动我区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创新聚集和产业升级发展。

资源互补,合资合力强化共赢

在区政府国资委、区央地合作办的协调下,西藏国投、西藏国管公司和中铁建投资集团于2021年9月中央企业援藏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9月27日,西藏国管公司与中铁十二局签订了《央地合作“五个一工程”综合开发项目联合投资协议》,采用“投资人+EPC+O”模式,其中中铁十二局占股35%,西藏国管公司占股65%,计划在未来实现总投资约47亿元,具体项目按照“整体打包、逐个实施、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原则进行滚动开发。根据双方协议,目前已注册成立西藏珠峰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拟开发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 5000万元注册资本金全部实缴到位,子项目“墨脱康养医养基地项目”“国管公司经营性资产升级改造项目”“布达拉宫城市更新项目示范点”等已立项实施,总投资约2.93亿元。

招商引育,加速战略产业聚集

王君正书记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上指出:“立足自身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发挥园区产业聚集平台和孵化基地作用,努力争取一批优质项目入驻园区、落户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在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聚焦产业抓招商、聚焦园区抓招商、聚焦援藏抓招商,抓紧抓实项目落地,真正落户一批活力足、效益好、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和项目。” 西藏国管公司紧跟国家和自治区经济政策导向,以绿色新动能产业园为支点,发挥西藏财税金融优惠政策优势,借力国家发改委下属中国投资协会平台资源,设立了“中国投资协会-西藏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北京工作站”。与厦门金融局、火炬自贸区管理公司合作,在厦门设立“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厦门创新创业基地”, 借力江苏镇江对口支援拉萨达孜区的援藏资源,双方共建“红石榴家园”及“镇江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暨西藏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入园企业产品展销中心”

同时,与大有硕能等科技园区孵化平台合作,拟在北京、成都和厦门等地打造一批“产业援藏飞地”。大有硕能是中央党校、中国中信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资成立的大有数字公司下属企业,在氢能源推广及科技园区应用方面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西藏国管公司将下属子公司“国匠水电工程公司”60%股权转让给大有硕能后更名为“西藏大有国匠新科技有限公司”,计划由大有牵头,整合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亿华通科技等国内氢能产业头部资源,共同开发利用西藏自然资源,电解水生产绿氢。2024年将在西藏绿色新动能园区实现第一套PEM制氢装置运营。该装置为分布式能源站,可直接提供3000平米供暖,65万标方医用标准氧气,120万标方绿色氢气,全过程采用先进仿真技术,控制过程,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事故,高效绿色。同时,大有硕能联合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已着手实施“西藏智算谷”计划,引入智优沃科技、百度智能云、翼方健数、海天瑞声等知名数字科技企业,建设高原智算中心,利用西藏清洁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契机建设1000P规模算力的智算中心(前期小规模示范100P,规模达到后,年可消纳2500万吨标煤电力,相当于年消纳1亿度电),直接解决西藏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并利用西藏财税金融政策优惠、绿色低碳竞争力和 “格桑花行动”的绿色通道政策优势,5年内力争引入和培育3家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同时,计划五年内为西藏培养150名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解决西藏人工智能人才匮乏的问题,将西藏绿色新动能产业园打造成国内绿氢智能龙头企业在西藏的产业聚集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合作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按照区发改委《关于指导支持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建自治区绿色新动能产业园区相关工作复函》(藏发改环资函〔2021〕191号)“建设区内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中心。立足我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生态资源和碳汇经济潜在优势,积极参与自治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结合基地(园区)产学研方面优势,探索区内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政策路径和实施举措,推进区内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中心试点建设。”西藏国管公司全力打造全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西藏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中心,积极对接各地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邀请央企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与各相关部门座谈交流。西藏国管公司与中国诚通下属中国纸业、诚通碳汇等央企就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进行了多次对接。2022年1月,与中国纸业签订了《碳汇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委派专家组分别前往山南市、日喀则市考察调研,了解各地林地分布面积和结构、林地历史资源状况和林分造林、抚育管理等情况;同年7月,联合诚通碳汇与日喀则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业碳汇开发合作合同》,此次合作拉开了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帷幕,2023年9月,与康马县人民政府签订《草原碳汇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共整合开发80万亩人工林地和800万亩草原碳汇资产。并与西藏高原大气环境所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在全国开创了新的碳汇矢量数据监测提取方法,为我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载体,也为全球在气候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进行投资和市场交易提供了一种中国方案和实施路径。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自治区党委王君正书记在2024年4月8日全区援藏干部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立足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批高原特色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西藏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优势。”西藏国投及子公司西藏国管公司将立足资产管理运营平台的定位,用好援藏政策,深化央地合作,借力顶级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