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墨脱石锅备受欢迎的奥秘
寓药于食 寓养于膳
本报记者 桑邓旺姆
秋雨绵绵的季节,雨滴“哒哒”散落在青葱的枝丫上,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树梢滴落没入大地。“快到鲁朗了,我们吃个中午饭,等雨停了再出发吧。”扎西绕登照着导航的指引将车开进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停在了一家石锅鸡店铺门前。
扎西绕登利用年假带着父母和妻儿从昌都市江达县出发前往拉萨市游玩。“这一路上我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现在到了鲁朗自然要尝尝这边的石锅鸡了,条件允许的话还打算买一个当地石锅带回去。”没过多久,一锅冒着热气的鲁朗石锅鸡被端上了餐桌,喝下一碗鲜美鸡汤,扎西绕登身上瞬间暖和了起来。
鲁朗石锅鸡的灵魂是那口石锅,它产自林芝市墨脱县,在墨脱县许多人世代做着石锅鸡和石锅的买卖。传统的墨脱石锅鸡只需在锅中放入生姜、盐和辣椒,再加入本地藏鸡,用慢火炖煮两小时以上,便可诞生一道特色天然美食。
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许多饭馆也在慢慢改良石锅鸡的做法,山药、野生羊肚菌、红枣、手掌参、当归等纳入其中,为石锅鸡锦上添花。
除了食材,制作墨脱石锅鸡的容器也大有讲究,墨脱石锅产于林芝墨脱,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圣地”。以稀有的天然皂石为原料雕凿成锅,可耐高温,具有传热慢、散热慢、保温性能极佳等特点。石锅使用年限越久食物味道越醇厚,价值越高。皂石质地柔软,更富含钠、镁、钾、锌、铁、钙等10余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享用墨脱石锅鸡的同时也为身体补充了能量。
墨脱石锅的制作工艺被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墨脱石锅成为国家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食材是构成药膳的重要成分,对药膳的色、香、味、形等起着重要作用。在藏医学中,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并称藏医四大调养之法,饮食居首位。藏药膳以藏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藏民族文化特点和烹饪经验,将不同功效的食材与药材相结合,采用传统和现代融合的烹饪技术,使食物散发出最极致的功效,让身体在汲取营养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西藏,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几道藏药膳,用雪域高原常见的冬虫夏草、贝母、知母、青稞、松茸、獐子菌等食材完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颇具营养价值的美食。
“把青稞没有完全成熟的青谷籽摘下晒干后捣碎,然后起锅倒入凉水,往凉水里倒入青谷籽和糌粑,再加入适量牦牛肉,慢慢搅拌至煮熟状态,最后加一点盐和酥油,就可以吃了。”拉萨市东郊一小区一户人家的厨房里,女主人美朵正在认真地教女儿一道传统藏药膳的制作工序。经介绍,这道类似“粥”的食物对体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记得小时候,我的妈妈经常给家里人做这道美食,吃了可以强身健体。”美朵介绍说:“‘牦牛肉炖虫草’也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达到补肺益肾、滋阴养血的效果。”
“现在市面上药膳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去现场购买品尝,还能通过网络平台寻找菜谱,以更加科学的搭配滋补身体,让健康常伴左右。”美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