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把川味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2025年01月18日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

餐馆老板李加东:

把川味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在拉萨的街头巷尾,每当用餐时分,餐馆林立之处便热闹非凡。餐桌之上,佳肴琳琅满目,色泽明艳诱人,香气袅袅四溢。食客们或与亲友围坐,欢声笑语与餐具碰撞声交织回荡,熟悉而温暖的家常菜香气在空气中氤氲弥漫。这般寻常却温馨的画面背后,是无数家常菜馆老板的心血与坚守。在这浓郁的烟火气息里,他们怀揣着怎样的创业梦想启航?又是如何在餐饮的汹涌浪潮中紧守初心,以家常美味俘获众多食客的味蕾?此刻,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的沁瑞家常菜餐馆,聆听老板李加东的奋斗历程,探寻美味背后的拼搏精神与暖心故事。

文/记者 梁兰

图/记者 余书冉

儿时滋味,点燃烹饪热爱

踏入沁瑞家常菜馆,店内整洁敞亮,墙壁上醒目的展板展示着十多种美食,涵盖面食、盖饭、砂锅、家常菜、西藏特色菜、煲仔铁板等。厨房中,砂锅在小火慢炖下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而来。饭点一到,店内人声鼎沸,食客们围坐畅谈,温馨满溢。

“这家餐馆味道超棒,不想做饭或家里有客人时,来这儿准没错。味道好,老板又热情,用餐体验特舒心!”常客王女士赞不绝口。年轻上班族小张也深表赞同:“忙了一天,下班来吃份家乡菜,疲惫瞬间烟消云散,熟悉的味道太治愈了。”

餐馆老板李加东来自四川。谈及与川菜的渊源,那要回溯到儿时家中香气四溢的厨房。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锅里翻滚的回锅肉、麻婆豆腐,成为他记忆中最温暖诱人的画面,也在他心底种下了热爱川菜的种子。

高中毕业后,李加东随老乡外出闯荡打工。偶然得知绵阳一家饭店招聘学徒,自幼钟情烹饪的他毅然报名。初入饭店,他从服务员干起,承担切菜、洗菜、洗碗等杂务。“当学徒可真累,活儿多钱少。”他回忆往昔艰辛,“但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以后自己开饭店。”历经三年半磨砺,他熟练掌握了几十种家常菜的烹饪技艺。

勇赴拉萨,开拓创业之路

2005年,听闻拉萨餐饮市场繁荣,李加东决定前往闯荡。经朋友介绍,他承包了拉萨多家饭店后厨。“当时我就想,既然能帮别人经营好饭店,为啥不自己开一家?”经过数年历练沉淀,他敏锐捕捉到商机,于2011年在拉萨正式开店。

“那时经济条件有限,压力很大,创业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忆起创业初期,李加东感慨万分,“好在菜品质量、服务和价格都有优势,吸引了大批顾客。”

为长久留住食客,李加东每日清晨亲赴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严格把控每道工序,从切配到出锅全程参与。凭借对川菜的执着专注,小店在拉萨逐渐站稳脚跟,收获众多忠实顾客。

投身川菜行业十余载,李加东对食客口味变化洞察敏锐。“早期,食客爱传统川菜浓郁醇厚味,像麻婆豆腐,得麻辣够劲、红油多、肉末足,顾客才吃得过瘾,‘重辣、重油、重盐’是川菜特色,也是食客偏好。”李加东说。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食客口味趋清淡多元。李加东发现顾客点单时要求少辣、少油渐多,更重视食材新鲜度与营养搭配,清炒时蔬、凉拌蔬菜等菜品点单率上升。为顺应潮流,他增添清淡爽口川菜,推出融合菜品,满足不同食客口味。

“我们还用西藏本地新鲜牦牛肉,结合川菜技法加工,融合西藏特色食材与川味,创新菜品很受欢迎,既满足各地食客口味,又展现西藏美食魅力。”李加东向记者介绍。

精研厨艺,奋进前行不止

如今餐饮品类繁多,消费者对美食要求渐高。闲暇时,李加东潜心钻研书籍与短视频学习资料,提升厨艺。他坚信紧跟食客需求、用心做菜、诚信经营,才能助力餐馆长远发展。

春节将至,为让食客过年吃上热乎饭菜、感受家的温暖,李加东决定春节正常营业。“家人在四川,春节难团聚,但为食客服务,坚守很值得。”李加东说。

“现在餐饮店和美食种类越来越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足。”李加东透露,下一步打算整改店面,在墙面增添特色美食图片,方便顾客选菜;撤换部分冷门菜品,新增冷串串等热门小吃;依季节食材特性和食客口味,推出季节性菜品,如夏日清爽麻辣、寒冬醇厚热辣菜品,满足食客多元味蕾需求。

回首十余年创业历程,李加东感慨万千:“经营川菜馆有苦有甜,要长久发展就得紧跟食客需求、用心做菜、诚信经营。未来,我希望把川味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如今,他的小店在烟火中续写川菜传奇,见证川菜文化传承与变迁。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