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某团官兵清明缅怀“兵妈妈”旺秋卓玛:
永不凋零的格桑花
本报通讯员 土登旺修 徐世豪 孙雪
“记得带一些老阿妈生前喜欢吃的瓜果。”出发前,政治指导员董荣智再三嘱咐着。
临近清明,西藏军区某团官兵驱车前往110公里外的日东村,祭奠已故的“兵妈妈”旺秋卓玛。
车内,列兵牛庆宇扒着车窗,瞪大眼睛看向窗外,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日东村。
“以前这条路还是黄泥路,遇到像今天这样的天气,车轮就会陷进泥里,我们只能拿粗绳子拴在车上,大家一起拉着车子前进。”班长张堡说罢,拍了拍牛庆宇的肩膀。
从前,日东哨所被官兵们称作“雪域孤哨”,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日东村的雪季十分漫长,近八个月的大雪封山期把哨所孤立在雪域之中,道路不通,补给困难。
“那时多亏了老阿妈。”张堡向大家讲述着军民往昔。春耕秋收,四季轮回,这片土地记录着军民间的守望相助。
入冬后,官兵们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瓜果,老阿妈便教大家如何冬储,并主动从自家温室大棚里摘下新鲜的蔬菜供给哨所官兵。“老阿妈告诉我们,农时可以在哨所开荒破土、修建温棚、育苗耕种,冬季蔬菜匮乏问题逐渐被解决。”
现在通往日东哨所的路已是宽敞的柏油路,随着路况越来越好,仓储保鲜技术提升,官兵们不再受困于蔬菜的供应,战备执勤得到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关心……有了老阿妈和当地村民的帮助,官兵们很快融入到站岗执勤的工作当中,时刻将村民的难题扛在肩头,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阿妈,我们来看您啦!”官兵们将瓜果和鲜花轻轻敬献在老阿妈的墓碑前。“阿妈,我是战士牛庆宇,您放心,我一定会像您守护我们一样,守好边固好防。”
绵绵细雨悄然止息,路旁的格桑花在四月的高原上,连成了永不褪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