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绘画为我插上隐形的翅膀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

来自草原的唐卡画师雍忠卓玛:

绘画为我插上隐形的翅膀

雍忠卓玛在画唐卡。

绘画是我的另一条手臂。”她微笑着说。空荡的右袖与左手的画笔形成某种隐喻,命运让她的身躯不再完美,却让艺术在失衡中生长出更蓬勃的生命力。她出生于草原,怀揣对绘画的热爱,从最初的西洋画启蒙,到与唐卡艺术的奇妙邂逅,再到多地求学、不断精进技艺,最终在拉萨八廓街开设唐卡体验馆。她的前半生,是对唐卡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注脚,其中又有着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雍忠卓玛的唐卡人生。

文/记者 德吉曲珍

图/记者 阿旺尼玛

1.筑梦时期 草原上的绘画初梦

晨光穿过雍忠卓玛的唐卡体验馆的玻璃,洒在一幅幅色彩浓郁的唐卡上。33岁的雍忠卓玛身着黑色长羽绒服,左手指尖轻抚画框边缘,右臂的衣袖随身体轻晃。此时,她正在完成一幅作品。画室四周墙面挂满了她的作品,当我们谈到为何如此热爱唐卡时,她娓娓道来。

若尔盖,这片被山川与草原环抱的地方,是雍忠卓玛的故乡,也是她艺术梦想的摇篮。于她而言,草原上的童年是“风带着草籽跑”的自由,她在草原上追逐旱獭,用石子在地上临摹云朵的轮廓。她喜欢躺在草原上,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草原的四季和牧民的生活。这片草原滋养她茁壮成长,她的个性中带着一股草原牧民的豁达和通透。

上小学时,雍忠卓玛的父母十分支持女儿绘画。为了让女儿方便画画,母亲亲手为她制作了一个可折叠的画板,还特意请村里的木工将画板打磨得平整光滑,方便她外出写生。“我是村里第一个拥有画板的小孩,我经常背着画板穿梭在草原的每一处角落,跟别的小朋友炫耀我的画板。”雍忠卓玛回忆道。

有了画板后,雍忠卓玛外出画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吃草的牛群、挤牛奶的阿妈、放牧的男子、守护牛群的藏獒……她将大自然的美景和草原生活定格在画板上。

草原的四季更迭,雍忠卓玛的画画天赋慢慢呈现。上学时,每周的美术课是她最期待的时刻,她仔细记下课堂内容,每次画画时都进行对照。而她真正系统接触绘画,是在初中的时候。看到她对绘画的热爱,美术老师专门从县城买来素描本和画笔,邀请她和其他同学到家里学习静物写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雍忠卓玛开始学习西洋画,从线条的勾勒到光影的把握,每一个绘画技巧她都学得格外认真,为日后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美院深造 拉萨求学唐卡技艺

随着对绘画的热爱日益加深,雍忠卓玛在高三那年报考了四川美院,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她成功被四川美院绘画专业录取。

在四川美院的学习生活,对雍忠卓玛来说是一次艺术视野的极大拓展。在学校,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艺术,从中国艺术到西方艺术,每一门课程、每一次交流都让她受益匪浅。在系统学习素描构图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她也不断思考如何将唐卡艺术与现代绘画理念相结合,为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雍忠卓玛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古壁画,仔细观察壁画中人物的眼睛等细节,不断丰富自己对唐卡艺术的认知。

2014年大学毕业后,雍忠卓玛毅然决定前往拉萨学画唐卡,师从勉唐派唐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丹巴绕旦。在她看来,拉萨的唐卡不同于夏河县的唐卡,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她渴望在这里进一步探索唐卡艺术的奥秘。

在师傅丹巴绕旦教导下,雍忠卓玛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学习深造。因唐卡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每个人的进度不同,通常都需要7到8年的时间才能学有所成。在这七年里,前四年雍忠卓玛一直专注于学习度量经,这是唐卡画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她深知其重要性,刻苦钻研,反复练习,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经过4年的唐卡度量经学习后,雍忠卓玛终于在2019年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三年,她潜心钻研毕业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她将自己多年来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对唐卡艺术的理解和感悟,都融入作品之中。

而雍忠卓玛的努力和才华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最终她的毕业作品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的评语。“那一刻,泪水哗哗流下,想着是对我七年的肯定,更是对我唐卡绘画的肯定。”雍忠卓玛说。

2.唐卡启蒙 远赴他乡潜心求学

小时候,雍忠卓玛从爷爷家了解到了唐卡,她觉得唐卡不同于其他绘画,既精美又庄重,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学画唐卡的念头,但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机会。10岁那年,雍忠卓玛不慎触碰到高压线,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却失去了右小臂。坚强的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开始用左手练习写字、绘画……

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学校推迟开学,看着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雍忠卓玛,母亲在村里四处打听,得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有学习唐卡的地方,便和丈夫商量带着她踏上了求学之路。

父亲陪着雍忠卓玛来到夏河县,找到了西热布老师开办的唐卡学校。在这里,她拜热贡唐卡画师久美尖参为师。而她的父亲默默地陪伴了两个月之久。“阿爸担心我一个女孩子会不适应,一直陪着我。”雍忠卓玛说。

初次学习,雍忠卓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整个班里只有她一个女生。然而,这并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在夏河县的两个月里,雍忠卓玛感觉比在学校还忙碌。她每天早上8点上课,一直到中午12点才结束,午饭过后接着上课,直到晚上7点才放学。一天中除了吃饭、去洗手间的时间外,她都沉浸在学习中。

唐卡绘画要求画师具有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在夏河县潜心学习的两个月里,她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开始,一笔一画,逐渐领悟唐卡艺术的精髓。两个月的学习经历,不仅让她掌握了一点唐卡绘画的基本技巧,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唐卡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自此,一颗热爱唐卡艺术的种子在她心中深深种下。

从那之后,每年的寒暑假,雍忠卓玛都会回到夏河县继续学习唐卡,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4.梦想绽放 开设唐卡体验馆

2021年10月,雍忠卓玛从丹巴绕旦勉唐派唐卡艺术学校毕业,艺术之路也有了全新的走向——唐卡画师。这七年里,雍忠卓玛不仅掌握了唐卡的绘画技艺,还结识了同样热爱学习的伴侣,日常相处中两人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

学成之后,雍忠卓玛回到老家结婚生子,休息了一年。然而,心中对唐卡艺术的热爱从未熄灭,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炽热。2024年,她和丈夫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开一家唐卡体验馆。她希望通过这个体验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唐卡艺术,近距离感受唐卡的魅力。

不久之后,她的唐卡体验馆落地八廓街,在唐卡体验馆里,她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的绘画作品,还向游客们介绍唐卡的绘制过程、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画派的特点,并为游客细心讲解,从唐卡的颜料制作到线条勾勒,从色彩搭配到图案寓意,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生动有趣。许多游客在听完她的讲解后,对唐卡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购买她的作品作为纪念。

今年年初,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环境,也为了进一步推广唐卡艺术,雍忠卓玛将体验馆进行了升级。新的体验馆面积更大,装修风格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展示的唐卡作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在这里,她打算举办唐卡绘画体验活动,让游客们亲自动手绘制唐卡,感受唐卡绘画的乐趣和魅力。

“绘画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在无形中给我力量。”雍忠卓玛说,因为截肢,自己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封闭敏感,缺乏自信,随着与唐卡绘画结缘,自己也慢慢与“折翼”的右手和解。

雍忠卓玛的空手臂是她隐形的翅膀,随风给她无限的力量……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