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安装摄像头 安全保障还是隐私威胁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市场上售卖的智能可视门锁。
如今,不少人为了安全会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以便监控屋外的情况,但关于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也随之而来。今年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其中首次为家门口安装的摄像头、智能可视门锁等设备划定了“行为红线”。那么,《条例》实施后,在自己家门口到底能不能安装摄像头?这种行为会涉嫌违法吗?已经安装了的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并邀请西藏国昂律师事务所律师土登加措进行详细解读。
文/图 记者 娄梦琳
【走访】
门外摄像头成不少家庭“标配”
“最近,总有一些陌生人在单元楼栋里‘鬼鬼祟祟’,大家一定注意防范。”“我家门外鞋柜里的东西不见了,回去也要查查监控。”近日,拉萨市城关区东郊的一小区业主群内,有业主发布了这样两则信息,并在群里发送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提示小区居民注意安全。“之前附近小区发生过盗窃案,家里人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就在家门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果不法分子看到门口有监控,心里应该会忌惮,就不敢轻易下手了。”发布消息的业主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摄像头功能比较强大,有陌生人在门口徘徊或者张贴小广告,监控都能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及时查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家安全。”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几个小区进行走访,发现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的情况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小区单元一整层3户人家门口都安装了不同品牌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在黑暗中闪着红光,监视着门外的一切,守护着居家的安全。此外,随着智能门锁的逐渐普及,拉萨不少小区的住户都安装了智能可视门锁,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不仅能远程查看家门口的情况,甚至还能与访客进行对话。家住拉萨市城关区幸福家园小区的居民胡女士说:“我一个人住,比较担心安全问题,就安了一个可视门锁。这样就算不在家,有访客或者快递、外卖来了,也能通过可视门锁及时看到,方便又安全。”
尽管摄像头、智能可视门锁能提供不少安全感,但随之而来的隐私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都表示因为邻居安装摄像头,自己感到有些不自在。“我家隔壁那户人家装了摄像头,虽然知道是为了安全,但总感觉自己被监控着,每天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都会被拍到,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总感觉没有隐私了。”拉萨市民张女士说。
【调查】
线上线下监控摄像头热销
“老板,这款监控怎么卖?”“您好,监控带夜视功能吗?”记者随机走访了拉萨市部分售卖监控摄像头、智能可视门锁的店铺,发现这类产品的销售都异常火爆。在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店内,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监控摄像头,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功能也各有不同。店员李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监控摄像头的销量也在逐渐增加。“很多人来店里咨询监控摄像头的功能,一般只要能远程操作,有夜视功能,并且支持手机查看回放,这样的摄像头都卖得很好。我们提供上门安装服务,帮顾客安装在家里或者家门口。”李先生说。
在另外一家智能门锁销售店铺内,记者看到不同的智能门锁陈列在柜台上,其中可视门锁不在少数。销售人员洛女士介绍,这些智能可视门锁除了具备一般智能门锁的所有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家门口的情况,甚至还能进行人脸识别、语音对讲等,非常受顾客欢迎。“很多顾客在购买智能门锁时,都会优先考虑可视门锁,觉得这样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方便查看家门口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和年轻上班族,对这种可视门锁的需求更大。”洛女士说。
除了线下店铺,各网络商城中商家售卖的监控产品及门锁、门铃中带有监控功能的产品销量也很高,价格从几十元至千余元不等,其中一款售价为169元的入门监控摄像头月销量过万,客服介绍这款摄像头免插电、待机时间长,能够全天监控,支持回放,非常受欢迎。
【解读】
个人安装摄像头应在合理限度
近年来,由于邻居在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而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今年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那么,《条例》实施后,大家还能在家门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吗?若可以安装,又该如何确保合法合规?
对此,西藏国昂律师事务所律师土登加措表示,《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了酒店客房或包间内部、学生宿舍房间内部、公共浴室、卫生间等区域禁止安装摄像头,但是没有明确禁止个人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因此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基本原则,大家基于自身安全防范目的,在自家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只要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原则上不违规。但由于安装行为并非仅关乎自身,还可能对他人权益产生影响。“如果家门口安装摄像头采集到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对于这些信息的使用、存储、传输等,均需严格遵守《条例》规定,绝不可非法使用、对外提供或非法公开传播。”土登加措说,“个人安装摄像头时,务必确保拍摄内容处于合理限度内。若拍摄范围涉及‘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则必须及时调整或改正,否则即涉嫌违法。”
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对违法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或者非法对外提供、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的,公安机关可以给予没收设备设施、删除视频图像信息、罚款等行政处罚;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军事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议】
安装摄像头最好征得邻居同意
《条例》实施后,对于家门口能否安装监控摄像头这一情况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对于独居人群来说,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能够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我也担心会影响到邻居的生活和隐私。那么在安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拉萨市民赵女士说。
针对这一疑问,西藏国昂律师事务所律师土登加措建议,首先,安装摄像头前,务必主动与邻居进行充分沟通,最好能征得邻居的书面同意,同时以善意提醒的方式告知邻居安装的目的、摄像头的大致拍摄范围等信息,充分尊重邻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从源头上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其次,安装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摄像头的角度设置,可以通过在摄像头周边安装挡板、调整摄像头位置等方式,将拍摄范围精准限定在自家门口必要区域,坚决避免涉及邻居住宅内部、窗户、仅供邻居通行的通道等私人空间,还要尽量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可能侵犯他人隐私的功能,减少对邻居生活的潜在干扰。同时,对于已经安装了的摄像头,也要尽快调整拍摄角度,避免侵犯邻居个人隐私;最后,安装完成后,对摄像头拍摄存储的视频图像信息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无论是存储设备的物理安全,还是信息的访问权限,都要进行妥善管理,防止信息泄露。未经合法授权,绝对不得非法对外提供和公开传播这些视频图像信息,确保邻居的个人隐私得到切实保护。
此外,对于智能门锁带摄像头的情况,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是否违规。一般而言,若可视门锁摄像头的安装方式、拍摄角度和监控范围仅局限于自家门前有限范围,未涉及邻居家的大门或室内,通常不涉及违规。“可视门锁摄像头安装的方式、拍摄的角度和监控范围未影响到他人,比如仅在自家门前有限范围,没有及于邻居家的大门或室内,就不涉及违规。反之,若摄像头的拍摄半径能够完全拍到邻居大门及打开门后的室内,就可能侵害他人的隐私等权利,应当进行修正或改正。”土登加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