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8月14日讯(记者 索朗琼珠)14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税惠雪域六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0年来,西藏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税收收入为千万元级。1994年,突破2亿元大关。“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平稳增长,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3100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夯实了财力基础。
国家税务总局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周元超介绍,“十四五”期间,西藏税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高原特色产业、旅游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区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十四五”期间,西藏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8%,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西藏税务全面推进税费征管的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围绕从线下办到线上办、从人工办到自动办、从分散办到集成办的转型升级,西藏税务不断推进办税缴费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转变。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推出“智能开业”“自动算税”等业务办理场景,90%的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可以在3分钟内办结,70%的纳税人仅需一键确认或者补正少量的信息就可以完成纳税申报。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已使用“数电票”的纳税人达19.54万余户,占可推广纳税人的95.39%,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票金额的比重超过99.54%。
与此同时,西藏税务持续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全区纳税人缴费人打造流程更简、耗时更短、体验更优的服务新生态。创新建立“枫桥式”税务争议化解模式,86家办税服务厅(分局)实现矛盾就地解决,税费诉求响应机制高效运转。持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方式,不断规范并深化“银税互动”机制,将企业优良的纳税记录和信用评级,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融资增信依据。“十四五”期间,全区小微企业凭借其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累计获得银行信贷资金近100亿元,精准惠及近1万户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