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课题 不变的主旨
—解码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
本报深壹度工作室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9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拉萨成功举办。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表示,本次论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交流的一次盛会。
时隔两年,再逢盛会。自2023年9月首届举办以来,该论坛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何此次论坛“恰逢其时”,西藏又将迎来哪些机遇?本期深壹度工作室带您探寻西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两届会议,一脉初心
纵观两届论坛,从“铸牢中华魂·共创模范区”到“凝心铸魂·团结奋进”,主题一脉相承,彰显了西藏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的不懈追求。
“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专家成员、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靳海波分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西藏全局工作的特殊位置,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西藏工作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
特别是今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并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鲜明提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要要求,并作出“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重要题词。
“不过月余时间,西藏就举办这样的大型论坛,从中可以看到西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速度和力度。”靳海波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西藏找准着力点,搭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流桥梁,汇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有利于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广泛共识……
本届论坛得到了区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两天时间,来自14个省区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开展了近10场主题论坛、实践论坛、学术论坛,提交了70多篇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不管是从参加人数还是最终形成的学术成果,都可见该论坛的吸引力、影响力。我们也不难发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为平台,西藏同各兄弟省市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之路越走越宽,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交心之路也越走越近。
而这,正是对论坛初心的最好呼应。
论有所得,笃行致远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从两次论坛举办的时间来看,都是在当年的9月召开。9月,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昭示着会有更多的成果落地。
首届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从充分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等方面作了系统阐释和交流研讨,提交并论证了《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五重向度》《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和现实路径》等课题,出版发行了《首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优秀学术成果汇编》,收录优秀论文50余篇。
第二届论坛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示多领域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题论坛和学术论坛外,本届论坛设立的“实践论坛”更具“西藏特色”。
实践论坛邀请了援藏干部、区外就业的西藏籍大学毕业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村民、定日县灾后恢复重建等代表,从不同领域深情讲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
朴实的话语、感人的故事,赢得与会专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从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思想观念的转变里,我们看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雪域高原常开长盛,更感受到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底气与信心。
近年来,西藏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为载体,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目前,西藏7个地(市)全部跻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市)行列,30个县(区、市)和54家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54个集体、204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称号。
扎牢根脉,同心共建
回溯历史,西藏与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走上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路,与全国各族人民结成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紧密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巩固。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西藏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西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表示。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发展使命催人奋进。
西藏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陈鹏辉说:“展望未来,西藏民族团结进步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确保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碰撞点亮智慧的火花。两届论坛丰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研究阐释,对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永恒课题,也是论坛不变的主旨。坚守不变初心,凝聚智慧力量,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新方法,我们坚信,论坛将越办越好,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将不断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天地。
(参与记者 段敏 张黎黎 张尚华 王雅慧 周红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