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日,米林县卧龙镇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向广大村民进行冬季防火安全宣传。
每到一村,民警便向群众宣传安全用火用电常识,讲解事故现场逃生、自救等自身安全防范知识。并就如何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如何监管“老、弱、幼、智、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据悉,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助力实现精准脱贫
——访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洛桑佳措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我区扶贫投入不断加大。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结合自治区脱贫攻坚政策保障组和生态脱贫组工作职能,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加大生态补偿脱贫力度,让有劳动力及意愿的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环境保护监督员、草原监督员等,实现体面的、有尊严的脱贫。日前,记者就我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助力实现精准脱贫采访了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洛桑佳措。
洛桑佳措介绍说,结合我区生态保护实际,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突破、雪中送炭”的原则,结合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新增及腾换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50万个,使36.7万具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人口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体面的、有尊严的脱贫。
洛桑佳措表示,同时,我们对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分解执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不是“终身制”。对已经稳定实现脱贫、建档立卡销号的贫困人口予以退出,地(市)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2——3年的过渡期。二是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既要实行额度控制,又要实行精准。通过岗位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精准对接,做到有名有姓有身份证。三是拟通过定向政策性提标措施,实现全区33.2万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脱贫。
针对我区脱贫攻坚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脱贫攻坚投入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确保“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任务顺利完成,洛桑佳措建议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助力脱贫。积极配合自治区相关行业部门向中央相关部门申请加大我区脱贫攻坚投入力度。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意见,继续做好今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区各市(地)、县(区)要结合现行的各项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认真分析研究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合理分配生态脱贫岗位,避免出现“大水漫灌”现象。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脱贫岗位退出机制。
三是强化监管,督促落实。各市(地)、县(区)要将生态岗位选定程序、操作办法、岗位分配结果向社会公示,确保生态岗位安置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岗位的日常监管力度,强化生态补偿脱贫绩效评价工作,保证生态岗位落实与脱贫成效挂钩。同时,重视对非贫困户的生态补偿脱贫措施的解释宣传工作,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确保生态补偿脱贫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