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雅砻大地,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涌动着建设的热潮。在“一区五地”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浪卡子县从项目建设、城乡统筹、扶贫增收、民生改善、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凝心聚力等“七个起步好”等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谋思路、定举措,全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52924万元、64358万元、3226万元、2676万元、10743万元和9437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04.04%、112.06%、109.69%、133.8%、100.03%和103.70 %,同比分别增长12.2%、24.7%、27.3%、45.4%、16.9%和17.4%。主要经济指标均呈平稳上升态势,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生民利极大改善。
数字背后展现的是浪卡子县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力度。
好中求快——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驱车行驶在浪卡子镇,许多老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县城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到处是忙碌的施工现场、拔地而起的高楼,无不诉说着今日的发展成就。
“2016年,我县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给予的优惠政策,精心谋划,迎难而上,奋力而为,切实把这些机遇转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县委书记次仁一席话道出了全县经济发展奋力前行的源泉。
2016年,全县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总开关”,严格落实山南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紧扣各项目标任务,以农牧业现代化为重点,以工业发展为引擎,以项目投资为杠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县域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我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着力培育特色农牧业,开发优势产品;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布局,引导农牧民发展多种经济;加快城镇建设,扩大劳务输出等措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长罗文金告诉记者。
攻坚克难——
社会大局全面稳定
为做好维稳工作,浪卡子县始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紧紧围绕三项重点活动,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狠抓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不断巩固驻村成果,提高驻村水平,着力在创新扩面、引领带动、凝心聚力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创新寺庙管理,按照寺庙“六建”“六个一”“九有”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县内寺庙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实现无盲区、无遗漏、全覆盖。严格落实维稳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强化重点区域、要害部门、关键部位和重要场所的管控防范,逐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持续发力——
民生领域硕果累累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过去一年,浪卡子县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发力点,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一系列回应民生关切、解决民生难题的举措,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越来越有获得感……据统计,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及时足额兑现惠民资金7859.85万元。
“我们还全力保障农牧民就业,深入推进‘双业工程’,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加大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力度等措施,使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次仁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我县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健全医疗卫生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以农牧区医疗制度为主体、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覆盖农牧区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016年,我们着重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主要精力、聚合资金资源、聚集攻坚力量,全面建档立卡2241户8073人,实现一般贫困户295户1156人脱贫。”县长罗文金说。
“近年来,全县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我们的收入,以前我们家的收入刚能解决温饱问题,今年不仅可以解决温饱,还有结余的钱可以让我做些我喜欢的事情。现在,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都比以前高了。”群众次仁扎西乐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