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区县新闻
察隅县双拥工作综述
2017年06月12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六月的林芝,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在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玛村的田间地头,男女老少戴着草帽、顶着炎炎烈日,在水田里弯着腰、插着秧、播种着新希望。

在这一片劳作的身影中,不时会看见一些身穿灰色T恤、戴着迷彩军帽的军人们也同百姓一样在干着农活。“每年插秧、收割的时候,这些官兵们都会来帮忙。”沙玛村年迈的藏族阿妈告诉记者,“他们真是好样的,平时保卫家园,农忙时帮我们下地,从不叫苦喊累,村子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很喜欢他们。”

驻察隅某连的士兵李鑫,进部队两年多,今年他所在的班被派来帮助沙玛村的村民插秧,在班长的带领下,十几名士兵整齐划一,迅速投入到农作中去。“插秧就那么几天,一定要抓好时机,迅速行动,确保不会影响到收成。”说完班长小李还挠挠头,腼腆地说道,“我们军人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够为百姓们做些事觉得很开心。”

帮村民插秧、秋收、疏通水渠、组织给村民免费诊病……军为民做的事情不可胜数。

2012年以来,驻察隅军警部队积极投入抢险救灾第一线。先后出动官兵4000余人次,与地方交通部门一道疏通防区道路90余公里,转移安置群众952人,义务巡诊、接诊3608人次,抢救危重病人8人,轻伤员62人,为受灾群众先后捐赠人民币35万余元,发放药品折合人民币2.3万余元。并及时组织派送被褥、主副食、日常生活用品等价值7万余元物资。

说到抢险救灾,驻察隅某部的士兵们对一年前的救援情形还历历在目。“记得去年1月的一天晚上11点多,我们部队接到了巴安通村党支部书记打来的电话,说是村子里着火了,雪天路滑,消防官兵一时到不了,需要我们前去帮忙。”接到电话之后,教导员王小云迅速召集已经辛苦操练了一天的40多名士兵、带上水桶,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点,和村民们一起提水、灭火、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资,直到夜里两点多,终于扑灭了大火。士兵们都累瘫在地上,神情疲惫心里却是很欣慰的,“万幸没有人员伤亡,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人民军队为人民,点滴恩情百姓也记在心中,并且用行动回报着军人的默默奉献。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是一家。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也是察隅县双拥工作的根本任务。察隅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发展不忘拥军,致富不忘拥军,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在支持部队建设、维护军人合法权益方面处处体现对子弟兵的厚爱和关心。

2012年以来,察隅县委、政府以建设驻察隅部队和优抚对象满意的服务型双拥工作为契机,主要领导深入部队实地调研,切实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共为驻察隅部队慰问演出30多场,发放慰问金94万元;慰问驻察隅部队日常物资30万元;购置户外装备40万元;捐助察隅县消防大队因公殉职教导员周艳廷抚恤金20万元;捐助森林武警部队某战士患白血病姐姐治疗费10万元;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门组织慰问了157名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的老同志。县级财政投资30余万元,更新了驻察隅部队营房、办公室设施等;援助森林武警部队营房及训练场装修65万元;投资700余万元援建边防“卫士之家”;援助武警内卫部队营房及设备修缮,投资25万元;为驻察隅部队、边防大队、森林武警中队、内卫武警中队等部队购买猪仔、鸡苗,新建蔬菜大棚,共计80万元;投资80万元对驻察隅部队围墙进行整治……

如今,察隅县的双拥工作正朝着常态化趋势不断发展。察隅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节日有慰问,察隅县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走访慰问驻察隅部队、重点优抚对象及军烈属;深入开展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拥军活动;积极开展“双拥献爱心活动”等,推进察隅县双拥活动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

同时,察隅县还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了由组织、宣传、教育、民政等部门及驻军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领导体系,制订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计划,把国防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宣传学习教育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培训计划,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纳入全县军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

此外,察隅县各级党委、政府把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建设作为育人工程之一,投入经费约5100万元,建立英雄坡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定期组织党政军民参与“缅怀革命烈士,倡导弘扬精神”为主题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拥工作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