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区县新闻
卡若区法院多举措做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
2017年07月08日 来源:西藏法制报 作者:

近日,从昌都市卡若区法院了解到,今年以来,卡若区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立足教育、围绕感化、扣紧挽救,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形成“宽严相济、寓教于审、社会帮教”的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

据了解,卡若区法院按照“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总体要求,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行使审判职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刑事案件34件55人。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件7人,其中盗窃5件6人,抢劫1件1人,现已审结。共判处未成年犯罪7人,其中对情节轻微的2人免于刑事处罚,对2人判处缓刑,其余3人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不等,更好地实现刑罚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双重目的。

为抓好宣判教育,卡若区法院拓宽释法析理渠道,结合相关典型案例,采取以案说法、以法说理的方式,深刻剖析犯罪根源,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判息诉工作,使未成年犯充分认识到违法犯罪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性,教育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认罪服法、积极改造。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判决的意见,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以消除抵触心理,防止重新犯错。在本院所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判后答疑率100%,服判息诉率100%。

另外,卡若区法院注重回访帮教工作,对判处“缓、免”的未成年人,积极开展庭前走访调查、庭中亲情教育、庭后跟踪回访等活动,以亲切的态度、平和的语言,传递爱心温暖迷途少年,面对面真情帮教促使他们悔过自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院刑事法官到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居委会回访帮教11余人次。

卡若区法院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未成年犯身心健康,卡若区法院实行前科封存制度。通过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犯罪档案的查阅、调用,不向社会公开其档案,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关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了积极条件。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