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区县新闻
错那县非遗保护成效显著
2019年01月30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2018年以来,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非遗传承人申报、项目审批、保护、抢救、人才培训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错那县申报的扎洞扎念(六弦琴)弹唱舞、洞嘎达羌阡莫(洞嘎传统达羌文化节)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初步筛选工作完成。目前,错那县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全面建成,项目整体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2018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阿吉拉姆应邀参加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第一次在区外舞台上亮相。扎洞扎念弹唱舞参加了错那县2018年春节藏历年文艺晚会,进一步调动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门巴族民俗陈列馆布展和《印象门隅》民俗非遗影像资料拍摄工作基本完成。

2018年,错那县把门巴族婚俗、旺久阡莫习俗、浪坡“退瑞”(臭奶渣调制品)、亚玛荣藏戏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抢救性项目,组织专人开展普查抢救和数据建档工作,并全面恢复了亚玛荣民间藏戏队,把扎洞铃铛制作、西午咚斯舞、亚玛荣传统边贸、兴玛寺加羌姆等项目列入了下一步抢救计划。举办了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培训会议和藏戏传承人培训活动,积极配合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记录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组建了由8人组成的县级非遗项目推荐评审专家委员会,申报的次仁顿珠等5人公布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次仁曲宗等5人申报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