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县下亚东乡庞达村:
向“美”而行 幸福生活甜如蜜
本报记者 李梅英
按照60多岁的亚东县下亚东乡庞达村老人珠杰自己的话说,如今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美的日子,装满了快乐和幸福,“1岁多的小孙子长得好、吃得好,我的膝盖也不疼了”。
离亚东县城20多公里的庞达村,海拔2100米,是一个在上海援藏力量帮扶下建成的搬迁村,全村470多名村民从海拔4300米的堆纳乡搬迁而来。“这里的居住条件比之前好多了,有山有水,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舒坦。”珠杰说。
近年来,在上海持续对口援建支持下,如今,庞达村已经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边境小康示范村。放眼村里,村广场、卫生室、幼儿园、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座二层漂亮的藏式小楼交错分布,青山绿水间的村庄显得格外整洁美观。“用的是自来水,污水垃圾也能集中处理,跟城里一样方便。”村民玉珍说。
跟着生活环境一起改变的,还有村民的收入。“从山上搬下来后,丈夫承接的工程也多了,加上政府各种补贴和我务工收入,家里一年总收入有50多万元。”玉珍介绍说,她家共有6口人,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小儿子巴桑次仁还通过区外就业好政策,成了吉林省的一名乡镇干部。
整体搬迁后,庞达村借助离亚东县城较近、林下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蔬菜种植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托地处国门巴夏4A级景区地理优势,已开设餐饮店3家、便利店7家、特色民宿14间;组织开展刺绣、绘画、制衣、驾驶技能、林下资源采挖等各类培训,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发展蔬菜大棚,实现蔬菜规模化种植;为每户家庭发放亚东木耳菌包,鼓励群众推广种植,切实增加经济收入。2024年,庞达村人均收入达2.8万元。
在庞达村文创工作室内,摆放着各种极具西藏特色的项链、冰箱贴等挂饰摆件。“卖得最好的是这些来自边境的石头,经过手工涂绘后,一件可以卖到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下亚东乡宣传委员班宗告诉记者,带有神兽、彩云等西藏元素的石头,最受游客青睐。2024年上半年,庞达村文创产品销售额达52万元。
“这几年村里民宿生意一直不错,一些年轻人还通过抖音等平台,推广家乡的民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相信村里的旅游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开办民宿的村民德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