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心田 交流助成长
——记城关区中小学“民族团结北京研学行”活动
本报记者 卢文静
近日,城关区9所小学35名师生齐聚北京,开启为期8天的沉浸式研学之旅。此次活动以“探寻历史根脉·厚植家国情怀·共筑民族团结”为主线,融合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科技艺术与生态实践,让师生在行走中增强“五个认同”,在交流中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活动中,师生行走在故宫、天坛、颐和园的红墙碧瓦间,在一砖一瓦中解码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驻足圆明园遗址,以历史为鉴,厚植家国情怀。天安门广场的晨曦中,师生庄严肃立,见证五星红旗与朝阳同升;到毛主席纪念堂内瞻仰参观,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学生透过陈列的武器装备,追溯国防事业的崛起之路;国家工艺美术馆里,非遗珍品诉说着匠人精神的千年传承;中国科技馆内,沉浸式科技体验点燃创新梦想。北京野生动物园的探秘之旅,让生态保护理念在亲近自然中悄然生根。前门大街的青砖灰瓦间,老北京的烟火气与历史韵味令人共鸣。
活动中,师生还走进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东校区。两地学子以歌会友、以物传情——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特色书签在互换中传递温暖,草原童谣与胡同故事在分享中碰撞火花。体验课上,两地学生合作完成的沙画“向阳而生”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绿茵场上,分组竞赛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消融了地域隔阂,缔结出跨越3000多公里的情谊。
这场收获满满的旅程,既是一次跨越山水的文化体验,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学生在丰富体验中读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真心拥抱伟大时代。正如带队老师所言:“当踏上祖国首都的那一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未来,城关区将继续以研学实践为纽带,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绚烂绽放,共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