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率先推行请销假“指尖审批”——
数据多“跑腿” 职工少跑路
本报记者 刘枫 王珊 谢筱纯
“从乡里到县城来回130公里,过去请假签批跑一趟就得大半天,要是遇到特殊情况,还得往返两三趟。”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参木拉指着手机屏幕感慨,“现在通过请销假系统提交申请,放牧点都能随时办妥,县委对乡镇干部职工的关怀实实在在落到了心坎上。”
2024年以来,工布江达县委组织部聚焦高海拔偏远区域干部管理上的痛点,创新实施“智慧组工”建设工程,针对县域面积大、乡镇平均海拔超3600米的地理特点,在建成运行驻村干部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于近期在林芝市域范围内率先建成干部请销假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对干部职工的严管厚爱。
该系统设置了休假、培训、病假等15类假期类型,自动关联干部职务层级、休假天数等数据。“就像‘牦牛驮货’要分轻重,系统对不同情形自动匹配审批流程。”工布江达县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干部窦有艳介绍,干部请假在线申请后,经所在单位主要责任人线上“一键审批”,即可触发智能流转程序,审批时限压缩96%。同时,针对高原紧急就医等特殊情况,开展“绿色通道”,审批环节大大压缩。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动态监管。
“系统主要设置有三大类功能,查找功能可按条件快速检索干部信息,实时掌握在岗或请假情况;提醒功能中主界面自动显示近期需销假人员,避免超期未销假;统计功能可将全县干部全年请假数据按事假、病假、出差等分类汇总,直观呈现,辅助县委科学管理干部。”工布江达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陈小奇一边演示系统,一边介绍说,通过“位置定位+人脸识别”双验证,申请、审批、离县、销假能够全程留痕,电子档案自动归档,杜绝了“补假条”“后补批”现象,实现了精准动态管理。
系统实现铺开运行后,预计全年在线办理请销假将达20000余人次;年平均节约纸质请假表单20000余份;减少乡镇干部往返里程9万余公里,节省乡镇油料费用17万余元;年均节省审批时间15000个小时。
“数字化不是冷冰冰地管控,而是带着酥油茶温度的服务。”工布江达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惠鹏表示,通过驻村干部管理平台和干部请销假系统,在深化干部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既扎紧了制度“笼子”,又解决了高原干部“审批难”“跑腿累”的实际困难,让“指尖上的组织关怀”真正覆盖到了全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