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县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
确保群众不仅“有水喝”更能“喝好水”

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村民曲央在自家院子里用自来水清洗厨具。
文/图 本报记者 格桑伦珠
近年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摆在民生改善的突出位置,严格对标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及自治区、拉萨市相关工作要求,凝心聚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成功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跨越式提升,让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浸润乡野大地,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现在,家里的自来水又干净、水压又足,再也不用愁水压小、突然断水的问题了!”扎西岗乡扎西岗村村民扎西顿珠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汩汩流淌的清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口中的便利,得益于墨竹工卡县水利局精心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该工程于2025年3月正式开工,10月顺利通过验收,总投资达2000万元,工程覆盖扎西岗村5个村民小组,并惠及周边党政机关、商户、学校等,解决了403户2794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满足约4866头牲畜的饮水需求,工程设计日供水规模达711.26立方米,彻底终结了该区域季节性缺水、居民及牲畜吃水难的历史。
在门巴乡仁多岗村供水工程现场,净水厂里的一体化设备平稳运转,崭新的PE管道沿着村道蜿蜒延伸,直通每家每户,整齐排列在村口的防冻取水点格外醒目。“以前,用水太愁人,说停就停,下雨天洪水还会导致水里混着泥沙……”村民曲央拧开厨房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哗哗涌出,她一边冲洗碗筷一边笑着说,“现在做饭、喂牛随时都有干净的水,再也不用为用水犯难了!”据介绍,该工程覆盖仁多岗村4个村民小组,惠及2878名群众、约3260头牦牛,日供水规模达532.46立方米。项目构建了完善的全链条供水网络,包含1座取水口、1座净水厂,敷设PE管道23190米,并配套建设14座闸阀井、366座防冻取水点等设施,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正处于全面通水调试阶段,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高海拔地区水源保障不稳定和冬季严寒防冻难度大,是工程施工面临的两大核心难题。为此,墨竹工卡县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攻坚克难,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成功破解了这两大难题。据了解,2025年,墨竹工卡县精准施策,实施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及维修养护工程15处,覆盖7个乡20个村组,进一步保障了超过11700人的饮水安全;同步实施集中供水工程2处,有效解决了6000余人枯水季节水量不足的问题。
为确保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久、用得好”,墨竹工卡县不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了“三个责任”统筹推进、“三项制度”严格落实、“县域统管”全面覆盖的工作体系,同步完善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专业水质检测公司,定期对供水水质开展全方位检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管网埋设过程中充分考虑高海拔地区冬季地冻特点,将所有管线埋设于地冻线以下,有效避免管道冻裂;厂区配备柴油发电机,全力应对突发停电情况,保障供水不间断;后期运维实行24小时人员值守制度,全方位保障水源地、净化过滤系统、消毒系统正常运行。目前,墨竹工卡县已建成各类供水工程,形成了全域覆盖的供水网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为群众生活和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供水保障。
水通民心顺,水兴百业旺。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的扎实推进,不仅大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